第二十三章 唱賣(二) (第2/4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李晞古摹的。”蘇大郎說,“一本五十,可不少人買了。”
李晞古就是李唐,那日也在蘇家鋪子畫三百緡買了本武好古摹的《醉羅漢圖》。不過李唐的商業頭腦也發達,他買了武好古的摹本回去後,又自己摹了二三十本在潘樓街上發賣,一本賣五十緡,不僅賺回了買畫的三百緡,還多出了小一千。
“這倒是個發財的路子。”武大郎點了點頭。
在北宋,學習繪畫的最常見方法就是“摹”和“臨”。想要在繪畫一途上有所增益,就需要臨摹名家的作品。
臨摹的物件通常不可能是原本……名家原本多貴啊,沒有個萬兒八千根本拿不下。所以好的“摹本”和“臨本”就是學習繪畫的必需品了。
而日前在萬家鋪子賣出去的二十本武好古自己的摹本(自己摹自己的畫)和李唐賣出去的二三十本摹本,都是物有所值的——因為它們可以讓購買者透過臨摹,學習後世的人體寫真筆法!
當然了,後世的人體繪畫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根本不是透過臨摹一幅作品可以掌握的。
也就是,武好古在將來還可以透過出售人體繪畫和寫實工筆建築圖的摹本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雖然這種“摹本”不可能達到一紙萬緡的高價,但是勝在薄利多銷啊。
而且,武好古也不必自己來摹,完全可以僱幾個不出名的小畫師來代筆。
想到這裡,武好古心情大好,對蘇大郎道:“便取來一看吧。”
“好的。”蘇大郎轉身離開,不多時就有小二給武好古送來了李唐的摹本。
那可是歷史上南宋四家之一的李唐啊!武好古隔著一層薄紗看著李唐的摹本,心想:連這等大家,都在摹我的畫,看來920年後的畫史上一定會有個北宋大家武大郎了……
還真是想曹操,曹操到!
武好古正想到李唐的時候,蘇大郎的聲音又想了起來:“李師父,您來的可早啊。”
武好古抬起頭,眯著眼睛往蘇家鋪子門口看去,入眼的卻是個女子。
一身淡綠色的襦群,腰間繫著一條月白色的鴛鴦帶,頭上挽著仙人鬢,足蹬一雙繡花鞋,看上去婀娜動人,風姿俏美。臉上略施了粉妝,顯得嬌媚無雙。只是那眉宇間,似乎存在一絲憂慮之色。
武好古的那張臉面,突然不受控制地笑了起來……
原來這女子就是潘巧蓮。她和李唐還有那個名叫小瓶兒的女使,還有幾個抬著箱子的夥計,都沒有戴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