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熱水器革命 (第2/5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在實現“利出一孔”的頭幾十年中,西宋因為趕走了女真,吃掉了大理,驅逐了西涼,還入侵了蒲甘緬甸,的確得到了許多地盤。雖然這些地盤並不富庶,但是好在夠大,也足以彌補國家的精英階層在“利出一孔”國策中的付出。
可是在西涼西遷後,西宋的擴張就接近了極限。
因此擴張的成本急劇增加,而受益卻越來越少,以至於無法覆蓋成本了。
而“大蒙古戰爭”就是西宋擴張政策走到極限的標誌。
雖然西宋的軍隊仍然非常犀利,哪怕在西方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也在亦列堡和碎葉河戰場上吃了血虧。
但是戰場上的勝利,卻沒有辦法轉換為實實在在的“戰爭紅利”。
因為大蒙古戰爭的成本太高,戰利品的價值又太低,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
而在大蒙古戰爭後期,西宋發動的第三次中原大戰,又一次撞在了東宋的鐵板上面——“人民幣玩家”的優勢,是屌絲玩家不敢想象的。
所以從大蒙古戰爭開始,西宋就進入了虧本擴張的時代。
雖然虧本,但也必須擴張!
因為西宋就是利出一孔的體制,如果這一孔不存在了,國內那麼多軍戶和槍大夫怎麼辦?他們沒了出路,還不得造大宋官家的反啊!
所以為了維持“一孔”路線,西宋就得硬著頭皮在中亞和蒙古人互砍。而為了降低戰爭的成本,又不得不縱容西北的藩王擴張勢力——因為在遠離中央的地方,藩鎮的效率總是高於中央直轄的官僚和軍事機構。所以利用藩王進行戰爭對財力薄弱的西宋來說是唯一的選擇。
與此同時,西宋帝國為了安撫在大蒙古戰爭中所獲不多的槍大夫和軍戶,又不得不給予他們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
而特權給多了,自然會形成門閥壟斷上升通道的格局!
到了西宋皇帝趙冕執政的保勝年間,西宋的朝廷的威望和號召力,都已經大不如前了。
不僅出現了藩鎮割據的苗頭,而且在西宋的核心地盤上,也出現了許多佔有大片土地的軍事貴族。
他們佔有的土地早就打破了西宋靖康年間定下的3200畝的上限,而是幾萬畝、幾十萬畝的佔田,甚至出現了佔田百萬畝的軍事豪門!
其代表就是襄陽岳氏(嶽翻的後裔)、鄂州岳氏(岳飛的後裔)、荊門宗氏(宗澤的後裔)、江陵韓氏(韓肖胄的後裔)、夏州曲氏(曲端的後裔)、長安種氏(种師道、种師中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