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翦二十萬大軍的突然出現,讓戰局瞬間發生轉變。
他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應對,不僅會讓李信的防線重新穩固,自己之前的進攻優勢也將蕩然無存。
"派精銳騎兵前去截擊,務必拖住他們!"項燕當機立斷下令,同時腦中已開始盤算撤退之策。
他不能讓王翦從側翼包抄,給秦軍重整旗鼓的機會。
王翦的到來改變了戰場態勢。
他指揮二十萬大軍如利劍般劃破戰場,悄無聲息地繞至函谷關側翼,開始對楚軍形成合圍之勢。
他的軍隊步伐迅疾,士兵配合默契,猶如洶湧海浪般一波波衝擊楚軍防線。
城頭上的李信看到這一幕,如釋重負。
王翦的及時支援,無疑是改變戰局的轉折點。
對王翦而言,函谷關雖已失去半壁,但仍是不可或缺的戰略屏障,絕不能輕易放棄。
"傳令下去,全軍集中火力,阻緩敵軍進攻!"李信沉聲下令,知道王翦的支援將帶來轉機。
項燕很快意識到局勢的嚴峻。
面對二十萬秦軍的逼近,若不當機立斷,楚軍將陷入滅頂之災。
權衡再三後,他做出決斷:"立刻撤退!"
他親率精銳壓制秦軍正面,為大軍撤退創造空間:"先撤正面部分防線,主力從側翼轉移!"
王翦洞悉項燕意圖,選擇穩步推進,收縮戰線。
"收兵!暫讓部分廊道!確保函谷關後續防線!"
戰場風雲變幻,雙方都在審時度勢。
王翦穩穩掌控戰局,深知這場戰鬥不僅關係函谷關存亡,更決定著大秦未來。
項燕最終帶領大部楚軍撤出函谷關正面,避免了全軍覆沒。
李信與王翦則牢牢守住函谷關防線,未讓敵軍完全突破。
李信立於城樓,遠眺戰場。
"繼續強攻只會耗盡我軍力量。"李信暗自權衡,轉身對親衛道:
"傳令全軍,按王將軍指示收縮防線,放棄關前廊道。
這段地形不利,與其硬拼,不如集中兵力守住後方要地。"
秦軍開始有序撤離部分防線,退守至關口堅固區域。
那些地形複雜的道路被楚軍輕易佔領。
同時,王翦率領的大軍從側翼展開,如潮水般推進,形成強大壓迫。
"放緩進度,確保楚軍無法喘息。"王翦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