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決定(加更) (第1/4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晌午,尉遲越從權府返回甘露殿,張皇后和沈宜秋一見他凝重的臉色,便知權老尚書的病情多半十分棘手。
太子果然道:“權老尚書突發卒中,經陶奉御及時施針,性命無虞,只是左側身子無法動彈,恐怕很難痊癒。”
張皇后嘆了口氣:“叫陶奉御辛苦些,無論如何全力救治。”
尉遲越道:“是,兒子已讓陶奉御在權府留上三日,以防權公病情有變。”
張皇后點點頭,傷感了一回,又道:“如此一來,議和使只能另選賢能了。”
頓了頓道:“三郎心中可有人選?”
尉遲越微微蹙眉道:“兒子一路上思前想後,能擔此大任者唯有盧公與恩師毛老將軍,然盧公熟諳內政,于軍國事務上略遜,且盧公為人圓融,行事多留餘地,與吐蕃人打交道,卻是一步也不能退的。”
張皇后介面道:“至於毛老將軍,為人耿介,性子又急躁,恐怕說不上三句話就要兵鋒相向。”
尉遲越無奈頷首:“母后所言甚是。”
張皇后道:“可除了這兩位,餘者不是年資不夠,便是見識稍遜,再就是欠缺氣魄胸襟,難堪此任。”
尉遲越看了一眼沈宜秋,答道:“因此兒子想自請出任議和使,前往涼州。”
此言一出,不僅是張皇后,連沈宜秋都有些難以置信,簡直懷疑自己聽錯了。
張皇后道:“正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本朝立國至今,從無太子離京的先例。你以一國儲君之身遠涉邊關,此舉甚為冒險。”
太子道:“兒子知道。只是兒子思來想去,朝中無人比兒子更合適。兒子雖愚魯,文才武功皆無足取,但兒子對邊關及西域事務略知一二,若有棘手之事,也可立決。”
張皇后沉吟半晌,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事實,他熟知邊關事務,這幾年燕軍與吐蕃數度交手,皆是他做的決策,萬一事情身邊,他在場也可隨機應變。如此一想,滿朝文武無人比他更適合當這個議和使。
“此事究竟過於異想天開,言官定不會輕易罷休,”張皇后苦笑,“你最好有個準備。”
尉遲越道:“兒子知曉,故此特來求母后。”
張皇后啞然失笑:“你啊你,竟來算計你母后!”
張家手握北衙禁軍,是一大強援,只要得到張將軍的支援,他此去涼州便無後顧之憂。
尉遲越道:“兒子懇請母后襄助,此行若是順利,我大燕可趁此機會取回安西四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