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借兵 (第1/5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刺史將太子妃和周洵一行延入府中。
幾人分賓主坐下,周洵便道:“敢問使君,城中朔方軍與州府軍還剩多少人馬?”
謝刺史面露愧色,作個揖道:“某守城不利,城中守軍折損過半,朔方軍只剩五百餘人,州府軍約有一千五百人,戰馬約剩八百匹。”
周洵微微蹙眉,點點頭:“與周某預料的相差無幾。”
謝刺史起身避席,向沈宜秋道:“僕身為刺史,外侮當前,無力抵禦,愧對聖人,亦有負殿下與太子妃娘娘的囑託,僕罪該萬死。”
沈宜秋道:“謝使君不必自責,我見靈州城雖被圍困,城中百姓臨危不亂,里閭街衢依舊井然有序,全賴謝使君安撫有方。”
謝刺史縱然為官多年,聽太子妃這一番發自肺腑的稱讚,心中又羞慚又寬慰,百感交集,紅了眼眶,連道慚愧。
沈宜秋看了一眼周洵,又道:“術業有專攻,排兵佈陣是周將軍所長,有將軍在,定能守到援軍解圍。”
周洵微微頷首:“娘娘謬讚。”但語氣中絲毫沒有一點受之有愧的意思。
若換了平日,謝刺史難免覺得此人不可一世,可現在周洵這捨我其誰的態度卻叫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想了想,坦言道:“說句實話,兩位莫見怪,若非娘娘與周將軍回援,謝某恐怕撐不到明日便要降。”
周洵聞言大驚。
沈宜秋額上也沁出了冷汗,幸虧他們及時趕到,再晚一步,恐怕就萬劫不復了。
她向周洵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別開口,斟酌了一下詞句,對謝刺史道:“使君不願將士白送性命,寧願一力承擔降敵的罵名,可欽可佩。”
謝刺史跪倒在地,嘴唇顫抖:“有娘娘明鑑,僕死不足惜……”
她頓了頓道:“只是使君有所不知,阿史那彌真自以為見辱於聖人,心懷怨懟,伺機報復,絕不會因使君寬仁而善待投降將士和百姓,這是其一。北狄一向以戰養戰,先前的定遠、新堡與懷遠皆是邊塞小城,到了繁華富庶的靈州,定會燒殺劫掠,無惡不作,這是其二。”
周洵也點點頭:“便是打到只剩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能投降。”
謝刺史後背上冷汗涔涔,登時後怕不已:“謝某隻知阿史那彌真曾在長安宿衛多年,深得聖人寵幸,以為他會念在皇恩的份上……”
沈宜秋與周洵對視一眼,都甚感無奈,皇帝的確是十分寵幸阿史那彌真,只不過是將人當作舞伎伶人般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