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熱鬧的車廂 (第2/3頁)
偏愛年代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叫董一鳴,一鳴驚人的一鳴,家人的寓意是好的,可是我辜負了這個名字,畢業了連個工作都沒找到。”
崔金髮另一側,靠著過道坐著的男知青情緒有些低落,對未來充滿迷茫。
“董一鳴同志,情緒不要這麼悲觀,我就感覺下鄉插隊也沒什麼不好。
革命分工不同,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農村也不影響咱們為革命事業做貢獻不是。”
崔金髮安慰道。
“我叫林宛如,來自洛水市軍區大院,我下鄉是自己要求的。
我不想一直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想要趁著年輕時,到更艱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
我父母也很支援我的決定,所以我就報名下鄉插隊了。”
楊白衣不由得多看了旁邊這個女知青一眼。
林宛如笑的很有感染力,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顆強大的心靈。
不過楊白衣並不贊同林宛如的做法,認為她這是在吃無謂的苦。
“我叫楊白衣,這是我妹妹楊小小,因為一場變故,就剩下我和妹妹相依為命。
因為妹妹沒人照顧,我就帶著她一起下鄉插隊了。”
楊白衣也簡單的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相同的情景,在幾乎在每一個卡座裡上演著。
畢竟都是年輕人,很快就把剛才分別的痛苦放在了一邊,迅速的打成一片。
“廣闊天地煉紅心,紮根農村志不移。”
“戰天鬥地煉紅心,排除萬難幹革命。”
在這個火紅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充滿激情的熱血青年。
有激進的知青,把語錄放在胸前,喊出了氣吞山河的口號,贏得了大家一陣陣熱情的掌聲。
有些知青在學校時就是文藝骨幹,開始在車廂裡載歌載舞,其他的知青,用掌聲給他們打著節拍。
楊小小被這個熱烈的氣氛感染,也是滿臉激動,把小手拍的通紅。
熱烈的場面一直保持了好幾個小時,等到了中午時分,大家才逐漸停了下來。
紛紛拿出家人準備的乾糧,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有人吃餅乾和點心,有人吃烙餅卷大蔥,有人吃饅頭蘸大醬,有人吃雜糧窩窩就鹹菜。
午餐各不相同,也從側面對映出大家的家庭條件不同,在家裡是否受寵。
楊白衣藉著提包的掩護,從空間裡拿出了王奶奶烙的大餅,捲上了孜然羊肉,還搭配了幾片生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