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部帶回家,其工作分配,得問其父母,他不能決定。
此外,荀柔還留下加法、乘法口訣,以及他改編的《三字經》漢代版。。
作為啟蒙讀物,《三字經》的出現,可以說是古代啟蒙教育,里程碑式的進展,其初作者已不可考,成文後經歷無數飽學之士,不斷改編完善。
其精簡的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同時又涵蓋了豐富的內容,甚至被稱為“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比此時公認最為淺顯的《急就章》,還要簡單易懂,還要容易背誦,還要“急救”。
荀柔尤其讚歎其完美的篇章結構,開篇“人之初,性本善”段,是勸學為人大道理,“首孝悌,次見聞”段,是天地人間生活常識,“為學者,必有初”段,是各家經典總結,“經子通,讀諸史”段,是歷史系表,“口而誦,心而惟”段,再次以歷史上刻苦學習典故,來激勵學童。
由於時代早,三字經裡許多典故,此時還未生成,不過有了結構框架和句子模式,往裡塞內容並不難,自然,他也夾帶不少“私貨”
“小學初,當格物,物為先,心相聯”
“格物要,當實踐,他人言,未足信,
考其實,求真理”
“欲言理,求公義,官庶同,眾安定”
“世間事,有正反,正有弊,反有當,
既對立,又相依,取捨間,當揚棄”
再如“一人難,眾則易,星星火,可燎原,螻蟻數,能饋堤”
都是在從幷州回冀州的路上改成的。
先前就說,山中道路難行,大家晚上歇得早,正好又還不到睡覺的時候,沒事幹,正好張牛角又向他請教,荀柔一想,一頭羊是趕,一群也是趕,於是就順便開了短期班。
眾人之中,有些一點文化基礎都無,正好三字經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