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震動,議論不休,只是戰事就在眼前,叔父實在不必與他們糾纏。”
煩不煩吶,這些人。
荀柔想問都有誰,頓了一頓,忍住了。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也不是認不認錯的問題。
“公達啊公達,你這是不知我啊。”他故作輕鬆一笑,可算把荀攸拉起來了,“我何懼彼輩?”
“彼,挑梁之小丑,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民生物理,與時沉浮,徒逞口舌之利,會死溝瀆而沒有人知。”
“昔日董卓在時,彼輩躬身逢迎,噤若寒蟬,不敢稍有異議,今日袁紹進河內,彼輩已做作如此姿態,且不知意欲何為。”
“任他們說著,且待我破了匈奴,回師之日,到那時,看他們還敢不敢說話。”
荀柔突然就可以理解《三國演義》裡曹操赤壁兵敗卻三次大笑了。
曹操那時候不笑,難道和屬下抱頭痛哭?那大概就是直通結局“白帝城託孤”了。
他能笑出來,心氣不到,魑魅魍魎才不敢抬頭。
說天下人是牆頭草,有點不好聽,實際上,面對複雜的局勢,誰都難以判斷哪條路最好。
過去,他殺董卓,整頓吏治,平定河東,修改法令,重用邊將、寒士,寫文章,常年活躍在熱搜上,看上去很有前途,於是有一些人投效過來,有些人傾向於他。
即使被損害了利益之人,也因為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但袁氏拿了河內,進軍司隸,與長安也就只有幾百裡,這一點在很多人看來,恐怕是一個巨大的失誤,是一個漏洞,有人會擔心他最後成功率而搖擺。
也有蒼蠅覺得,雞蛋上有縫了,忍不住想鑽一鑽。
所以,他必須得讓這些人知道,他們以為這有個縫,哎,其實沒有,堅硬無比,堅不可摧,撞上去會頭破血流。
“文若,你以為如何?”荀柔極少這樣喚堂兄,這樣說話則是極為鄭重的時候。
“太尉所言正是。”荀彧展袖一揖,“太尉秉政以來,夙興夜寐,未嘗有私,扶危濟困,唯以民利,天下忠義之士莫不感太尉之大德,縱有逆節,何能害也?”
荀柔忍不住高興。
堂兄真的就兩個字上道!
這段話,當然不是說給公達,而是為了傳出去給其他人聽的。
物議,輿論戰嘛,轉移重心,偷換概念,揭發黑歷史,上綱又上線,還要用詞激烈,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