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穎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晏清探視完蘇賢先,就去了一趟重症監護室,那位緊急病人的手術安排在後天。
研討會還專門連線影片了北院那邊,湯捷也一起參與到。
無論什麼角度,手術的成功率都非常低。
醫生是人不是神,很多情況並不能控制,也不是每一個病人都能從死神手裡搶回來。
之後,他們還叫了家屬過來,一起商量方案,順便讓家屬清楚的知道手術的難度,還有就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他們只能是用盡一切辦法,希望得到最好的結果。
他們預判了很多種情況,不排除手術中的任何情況,就算病人能夠成功從手術室出來,也不代表成功。
討論很激烈,會議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最後是徐晏清提了一個方案,就是非常的冒險,可行性很低。
他穿著無菌服站在病床邊上,這個病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家裡的支柱。他的妻子對他不離不棄。
徐晏清一年到頭很多場手術,他的手術成功率很高,但不代表死亡率低。
有不少病人成功出了手術室,但後續挺不過來;也有病人家屬負擔不起龐大的醫藥費,提前出院,後續如何無人知曉。
他們這種外科醫生,每年都會有一個統計。
徐晏清這兩年手術量很高,全院沒有人比他更拼。
這是積攢經驗的一種方式。
同時,他的論文發表,學術研究也沒有落下。
這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一點。
沒有人比他更努力。
傅維康是不希望他這樣急迫,他覺得應該慢一點,醫學這件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直學習積累的。
需要沉下心一步步來。
最不可急功近利。
這臺手術,傅維康是不贊成讓徐晏清主刀的。
一方面他是覺得太難了,劉主任主刀更好,徐晏清可以做一助。
另一方面,他怕萬一失敗,對徐晏清來說會是一個打擊。
傅維康知道,徐晏清有一個記錄,他保持的很好。
他還沒有過失敗的手術,每一個患者都是活著離開他的手術室。
傅維康知道他的心氣。
每一個醫生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手術失敗的事情,在他看來,徐晏清也不例外。
但轉念一想,也許失敗對徐晏清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也許能讓他能夠停下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