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不愧是相國,吐得真有水平 (第1/4頁)
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軍總監軍!”
吏部官員這個話一說,很多人都驚撥出聲。
秦觀也是有些發愣。
對於監軍,他還是有些瞭解的,大趙國的監軍一般來自三個系統,宦官監軍、官員監軍,還有特派監軍官幾種,如都監、走馬承受、兵馬都鈴轄等。
監軍不是具體官職,級別不定不限文武,州、縣甚至路、鎮都設有監軍,有直接管理駐軍、帶兵作戰、監督地方官、向皇帝報告當地事物之權。
說白了,監軍就是軍隊的婆婆,派出去的,都是皇帝信任的人。
秦觀管理的這二個軍正好是雄州地界,甚至超過雄州地界,防禦遼國和西夏的二支軍隊。
大趙國的軍隊分禁軍和廂軍,這二支軍隊都是禁軍,也就是正規軍,這樣的軍隊,每一支軍隊人數大概在2萬人左右,是國家防禦外敵守衛邊疆的主力。
廂軍多隸屬於地方,也就是地方官手裡的軍隊,這個人數沒有限制,不過大多都戰鬥力不強,這主要還要看地方官的水平。
秦觀如今被封為總監軍,這個就厲害了,雖然每支軍隊還都有自己的專職監軍,秦觀不負責具體事務,不過秦觀有統轄之權,可以直接命令這些監軍行事。
他就相當於司令,指揮下面的監軍官。
都說千里做官只為才,其實很多人更享受的,是權利在手的那種感覺。
如今秦觀就相當於大權在握,掌握著二支邊軍的實權人物,這怎能不讓這些新進進士眼紅驚歎呢,要知道,他們熬資歷,一輩子也未必能夠擁有這麼大的實權啊。
有了權利還怕沒錢嗎。
在所有人羨慕的眼神中,秦觀接過了一套紅袍,還有兩方印信,一個是雄州知府大印,一個是二軍監軍大印。
這一刻。
剛剛那些還在暗中譏笑秦觀被丟到邊遠山區吃苦受罪的人,再也笑不出來了。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也願意去。
授官繼續,榜眼蘇子展和探花林遠都入了翰林院,二甲三甲的人,多數在六部為官,也有一部分被授官成為縣令,能到一個好部門好地方的,自然興高采烈,到了不好地方的,一個個垂頭喪氣。
授官完畢,全部換上嶄新的官服和官帽,這次可是真正的官服了,其他人都是綠袍,而秦觀卻是紅袍,在人群中十分顯眼。這時有禮部官員過來,再次將這些新授官員領去皇宮,拜謝當今聖上。
有些人今後或許能經常看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