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小說:體會時間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動 (第4/5頁)
馮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讀者通常沒有以前那種舊學和西學的底子,領會他那些精緻的笑話有些障礙。老天如果有眼,把他和張愛玲弄成一對,看誰刻薄過誰。
《十八春》
張愛玲是個異數。你可以不愛讀,但是挑不出任何短處。張愛玲巨大的旗袍陰影之下,新銳女作家不脫,如何出頭?
《邊城》
沈從文只念過小學,對漢語的貢獻比所有念過中文博士的人加起來還多。
《洗澡》
同樣寫知識分子生活,同《圍城》是夫妻篇。錢鍾書比楊絳元氣足,是更好的小說家。楊絳比錢鍾書更懂得收斂和控制,是更好的文體家。
《白金的女體塑像》
天妒英才,二十七歲就早逝了。這一篇的調停佈置比郁達夫那篇著名的課桌文學《沉淪》不知道強多少。
《臺北人》
出手便知家學和幼功深厚,這樣的文筆,如一手漂亮的瘦金體毛筆字,不知道以後到哪裡找。
《綠化樹》
如果那一撥人裡沒出來更多這樣的文字,都是四人幫的過錯。
《鹿鼎記》
韋小寶是比阿Q更典型的中國人物。劉邦、劉備、朱元璋在基因上和血緣上一定是韋小寶的近親。
《大人物》
古龍的自傳,那時候好像沒有太大的出活壓力,寫得難得的從容。古龍有一枝有魔力的筆,絕對是個大人物。
《受戒》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閱讀時開窗就能聞見江南的荷香。但是一百年後評價汪曾祺的成就,首推的很可能是劇本《沙家浜》。
《棋王》
再看感覺有些做作,沒有他現在的隨筆精氣內斂。文筆太內斂太老道也有問題,彷彿奶太稠,擠出的產量嚴重受限。最令人欽佩的還是阿城的態度,寫不出來就不寫,珍惜羽毛愛惜名聲。
《在細雨中呼喊》
餘華最早的長篇,他最好的東西,也是他那撥人中最好的長篇。我不相信他這輩子能夠超越這一篇中達到的高度。不如學學格非,找個名牌大學去教書,培養下一代文學女青年。
《動物兇猛》
有時候一部幾千萬字關於文革的論著不如幾萬字的一篇小說更說明問題,《動物兇猛》就是一個例子。寫得太急了,有些浪費了一個好題材。如果當初沉一沉,就這個題目寫個長篇,墊棺材底兒的資本就有了。
《黃金時代》
生命燦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