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藍毗尼園 (第2/6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瑪雅黛維女神廟旁有一口數十米的方形水池,明澈如鏡,相傳是女神沐浴和釋迦牟尼幼年時代洗澡的地方。池邊長著一棵娑羅雙樹,樹身粗大,原樹在法顯著作中曾有記載,唐玄奘來此取經時已經"枯悴",可見現存此樹是後人補種的。
二、阿育王朝聖
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成為後人朝聖的地方。公元前二世紀印度孔雀王朝國君阿育王親自來蘭毗尼朝聖,並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畢波羅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文寫的禱詞和日期。1898年還曾在畢波羅瓦塔中發現一些真正的佛舍利。
印度君主阿育王就是朝聖者之一,他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下令免除了佛祖誕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雜稅,佛教書上還記載阿育王在佛祖誕生的確切地點上立了一塊石碑作為標記,並以示紀念。考古學家在一個七層磚壘起的平臺上發現了該紀念石,它埋在神殿舊址下面5米處,1993年在掘進開路時被毀壞。
阿育王還於公元前250年在此立下一個紀念自己的石柱,阿育王石柱柱高6米,有一半埋在地下。阿育王石柱是1896年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在瑪雅黛維女神廟的正北,是著名的阿育王石碑。碑是圓柱形,是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來此朝拜時所建,刻在碑上的文字確鑿無疑地證明了蘭毗尼是佛祖降生之地。阿育王石碑也因此成為蘭毗尼最重要的歷史文物。
廟南有後人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內有釋迦牟尼的巨大塑像。佛堂的牆壁上繪有反映釋迦牟尼生平的五彩繽紛的壁畫。此外,蘭毗尼還建有文物館和馬享德拉紀念碑等。
公元403年,中國高僧法顯到藍毗尼朝聖。他在藍毗尼曾見過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但他沒有提及阿育王石柱。當時的藍毗尼周圍也多是荒地。
公元635年,玄奘在蘭毗尼取經時,還親眼目睹到阿育王石柱。根據他的《大唐西域記》記載,尼泊爾考古局於1967年至1972年間,在蘭毗尼附近的蒂勞拉特村發掘出古代釋迦時期的廢墟,發現了陶製頭像、佛像、石雕、錢幣等一批珍貴文物,另外還發掘出神龕、佛院遺址及殘磚斷瓦等。
三、歷史發現過程
公元十二三世紀,曾有一些西藏佛教徒來藍毗尼朝聖。當時尼泊爾西部國王RipuMalla率大臣等也來到藍毗尼朝禮。他們也見過阿育王石柱、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但此時的藍毗尼,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