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則遷居襄陽(今湖北),形成一個由中層社會階級組成的強大的武力集團。
可惜這很難。北方士族視江東為“蠻夷之地”,視南人為“亡國之餘”(孫吳政權的殘渣餘孽);南方士族則把北方士族看作入侵者,痛恨他們侵犯自己的地盤和利益。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成為關鍵。
為此,王導殫精竭慮。他甚至學會了說吳語,不像其他北方士族那樣堅持只說洛陽話。他又發明僑寄法,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相當於北方豪門在江東的特區和領地。這就兼顧了雙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爭取到了南方士族領袖的支援。[17]
比如顧榮。
顧榮出身吳郡四大家族,祖父顧雍是孫權的丞相。由於王導的努力,顧榮率先向司馬睿表示擁戴和支援,而且兩人有過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
司馬睿說:寄居在別人的國土上,很是慚愧。
顧榮則跪下來回答說:王者以天下為家,請陛下不必對遷都一事過於在意。[18]
這其實就是一種默契了。司馬睿代表新政權和北方僑居士族承認江東的真正主人是當地土著,顧榮則代表江東土著士族承認司馬政權是華夏正宗,並與之合作。從此南北一團和氣,東晉和南朝的基業也由此奠定。[19]
王導成功了。
顯然,沒有王導,就沒有東晉。
對此,司馬睿心知肚明。因此登基之日,他竟然一再邀請王導跟他同坐御床,接受百官朝賀。王導只好謙恭地推辭說:如果太陽與萬物同輝,臣下將如何瞻仰?
司馬睿這才作罷。[20]
不過,王導沒有與東晉皇帝並尊,晉帝也無法與王家爭權。東晉初年,行政權在王導手裡,軍事權則由王導的堂兄王敦掌握。王導內執朝政,王敦外掌兵符,實際權力絕不在皇室之下,時人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究竟是誰家的,豈非一目瞭然?
實際上,君臣共治是東晉一朝的特色,只不過這個王朝只有半壁江山,參與政治的權臣也不僅王導一家。準確地說,東晉政治是高階士族輪流坐莊,權威和影響最大的則是四大家族(以執掌朝政先後為序):
<blockquote>
王氏:王導;
庾氏:庾亮;
桓氏:桓溫;
謝氏:謝安。
</blockquote>
舊時王謝堂前燕,即此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