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月李慎的白蛇傳風靡大唐,而李慎開發的說書行業更是傳遍大唐的各個酒樓。
許多能說會道的讀書人為了生計投入說書的行業中。李慎的名字也是在民間家喻戶曉。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白蛇傳的緣故,裡面的法海被塑造成了反派的角色。讓百姓對於寺廟有了偏見,很多地方的無知百姓竟然跑到寺廟裡讓他們交出法海放了白素貞。
影響頗大的就是長安附近寺廟,很多信徒因為白蛇傳開始懷疑信仰。天下的百姓都在說和尚不近人情。
這讓在皇宮的李世民得到訊息後大笑三聲,就連吃飯都多喝了幾杯。李世民才知道原來李慎出書是為了給自己出氣,頓時大感欣慰。
李慎自己也沒想到會有如此的效果,印刷廠已經印刷了三十萬本。可還是有很多商人訂貨。寫一本書扣掉成本竟然讓李慎獲利五萬貫。這讓李慎都考慮要不要再寫一篇長篇的分成捲開始賣。
貞觀十四年底最大的事情就是吐蕃使者噶爾·東贊(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珠寶等,率領求婚使團,前來請婚。而在長安的很多使臣見吐蕃如此也紛紛表示仰慕大唐公主想請大唐和親。
李慎聽說此事後卻很是在意。歷史都說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促進了兩國的和諧關係。但李慎認為那是站在後世統一的角度來看的。對於大唐來說卻沒有一點利益。
文成公主帶著先進的唐文化、經濟、農業、鍊鐵、種植、紡織等技術入藏,推動吐蕃的經濟、文化、農業、紡織業、鍊鐵技術的發展。在吐蕃王朝二百年裡,與大唐不斷產生戰爭。死傷的軍民何止萬數。所以李慎才不會同意和親呢。實在不行就把它打下來。這個時期的唐朝軍事力量可以說毋庸置疑的。
祿東贊到長安以後,在等待李世民召見期間拜訪了很多朝中重臣,尤其是世家官員一一拜訪並送上重禮。
希望能夠幫忙促成此事,祿東贊是個人才,後世評論他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和親也是他跟松贊干布提出來的。大唐文化、各種技術都是吐蕃嚮往已久的。其實各國使臣求親的目的也都差不多。
今日大朝,李世民宣各國使臣覲見。倭國、吐蕃、高麗、百濟等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小國使臣。其目的都是想要和親的。也有很多是為了攪合吐蕃和親的。國與國之間,我沒得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
李世民坐在殿上,各國使臣紛紛行禮。這個場面讓李世民心中倍感驕傲。如今朝貢的小國有三百多個。今天到場的都是比較大一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