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a洛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演義中的李儒和現實中的李儒完全不是同一個人啊。
在《三國演義》之中,李儒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看人的本領一流,要不是董卓死後被人殺死,以後作為可能不比諸葛亮差。
可以這麼說,要是演義中的董卓聽了李儒的建議和呂布打好關係,最後王允的美人計能不能得逞還要另說。
董卓不死,天下到底會是幾分就說不準了,非常清楚李儒這個謀士對他的重要性,所以董卓才特意和宮中的宦官結交甚至毒殺了靈帝,只為了能早些進入洛陽城。
但是,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的是,歷史上的李儒完全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李儒是什麼出身?
博士。
漢末的博士是什麼?
那是專門做學問的,不是搞政治的!
所以說,身為一哥做學問的行家裡手,李儒是一個在政治上完全投機取巧的人,非但沒有什麼治國方略,連人品也不怎麼樣。
史書記載,在董卓進京之後,李儒發現這是條不可多得的金大腿,二話不說直接拋棄了先前提拔他的少帝一脈直接投向的董卓。
好歹做學問的名聲在那兒擺著,董卓也算得上是禮賢下士,於是乎,這背主求榮的李文優搖身一變變成董卓的座上賓。
只這一點或許不值得讓他被人唾罵,畢竟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主上不合心意了轉身走人的比比皆是,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最讓世人唾罵的是在董卓準備廢少帝立獻帝之時,因為讓劉辨自盡而劉辨不願,這人直接帶人進攻強逼著劉辨喝了毒酒,可以說少帝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
只看演義中呂布殺了丁原之後承受了多大罵名,更何況李儒殺的是皇帝,那可是大漢天子,就算沒什麼實權也依舊是天子,這麼一個人的人品會好到哪兒去嗎?
可惜,這些藏在史書上的事情董卓一概不知,他只知道即將遇到的李儒會是他奪取天下的一大助力,沒看電視上演的李文優對他沒有二心忠心耿耿還屢出奇策嗎。
將宮中的宦官殺光,甚至連大路上沒有鬍鬚的普通人都沒有放過,袁紹翻遍了整個洛陽城也依舊沒有找到皇帝。
正當他和手下人商議究竟該怎麼辦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一個士兵飛奔而來告訴他們皇帝回來了。
看著不可一世八面威風的董卓護送著皇帝太后陳留王回京,袁紹身邊所有人的臉色都不怎麼好,只看董仲穎的樣子,說是護送倒不如說是將皇帝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