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祈願九州同(3) (第1/4頁)
墨寶非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倫收復的訊息,幾日內傳遍國際社會,震驚世界。
無人能想象到一個臨時組建的抗日同盟軍,能在一個沒有重型武器,一門大炮都沒有的的情況下,面對飛機轟炸,奪回了察哈爾第二大城市。
從北平歸來的人,帶了幾份報紙。
字句沸騰,盡是國人對察哈爾戰況的祈盼。
謝騖清將手中報紙對摺。
馬王廟的灰色屋簷被雨水浸成了墨色,因多日沖刷,簷上戰火留下的灰塵早被沖洗乾淨。一滴滴的雨,從日光中滾落,掉在他的身前。
“同盟軍被定性為叛軍,”林驍說,“還有大批的政客、說客進了察哈爾。”
不言而喻,這是派來分化、瓦解同盟軍的人。
“有幾個過去的國軍將領準備離開張家口總部,”林驍接著道,“目的不明。”
同盟軍大部分來自熱河失守後留下來的軍隊,有西北軍不少的人。曾是有功勳有地位的將領,一心抗日,卻被定性為叛軍,又斷糧斷供給,灰心之下,便有了動搖的心思。
“還有一份密電,”林驍索性將一切說完,“南京那邊下令,調晉綏軍到山西北部,中央軍和西北軍也調過來了,隨時做好了對我們開戰的準備。”
謝騖清“嗯”了聲,說:“日本人也調兵過來了。”
同盟軍即將面對的是腹背受敵。
雨聲潺潺,如灤河綿延不絕。
謝騖清緩慢地把報紙再次對摺,復又對摺,疊成了一個長條。他看著殿前的一個個水窪,沉思片刻,對林驍和兩個警衛員說:“多倫縣城,你們還沒認真走過,去逛逛。”
他低聲解釋:“穿上軍裝,讓老百姓看到踏實。”
言罷,他輕聲又道:“今晚,我們也要去張家口了。”
面前親信散了。
謝騖清凝著那幾個水窪子出神。
他們並非駐守多倫的部隊,須回張家口大本營。而那裡的局面將會是什麼,連謝騖清都捉摸不透。又或者,他在多年起落中仍沒被磨滅期待,對身邊人抱有了一絲幻想。
行軍途中,陰雨不休。
部隊到張家口後,謝騖清意外收到一封急電。
電文簡單,昔日各軍軍閥們立場搖擺,都在向張家口同盟軍的總部施壓,要求解散抗日同盟軍。同盟軍內幾位有名的將領,或明或暗都投誠了南京政府。
謝騖清心緒難平,換下軍裝,著便裝,在陌生的張家口街道上閒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