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夜半歌(七) (第2/6頁)
pries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奚平沒打算夜不歸宿,也沒帶燈,身上只有個兩寸長的翡翠“火絨盒”(注)——平時給他老祖母點菸鬥用的。
他晃了晃火絨盒,感覺快沒油了,按下機簧,鍍月金的齒輪帶著火鋼,老驢拉車似的轉了半天才有點熱度,明火是彈不出來了。奚平撿了根木棍試了試,太溼點不著,就丟在一邊,摸瞎往樹叢深處走去。
他不害怕,也沒把小路兩側的大小墳堆放在眼裡。
樹叢將墓地遮得終年不見天日,埋著一輩子不見天日的人。她們從生到死,好像只是從一口棺材挪到了另一口棺材,一直沉默,死後還要在漫天荒謬的意淫裡繼續沉默。奚平一邊走,一邊順手將樹上吊死鬼似的耷拉下來的淫詞豔賦撕下來,心想這些鬼要真是作祟的料,早該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了,還用在安樂鄉里受這等鳥氣?
用鬼打牆引他過來,多半是有冤情要訴。
不過周圍還是安靜得讓人不舒服,又黑,腳底下老打磕絆。奚平罵罵咧咧地摸索了一會兒,感覺自己太暴躁了,在芳魂們面前口吐那麼多“蓮花”不合適,於是他打算吹首小曲靜靜心。
一時腦子抽筋,他吹起了王保常和董璋臨死前唱的那首《還魂調》。
《還魂調》是民間口口相傳的,版本眾多,大概有個輪廓,具體細節,還得在嚎喪的時候自行發揮。
“餘甘公”版的《還魂調》別的不說,悅耳動聽這方面絕對完勝坊間其他。
就在奚平自我陶醉的時候,忽然,他發現自己的口哨聲起了“迴音”。
他倏地住了嘴,那“迴音”卻慢了半拍才停,奚平頭皮一炸,一把按住腰間裝飾用的劍。
有人在樹叢中悄悄跟著他,還學他吹口哨!
與此同時,那學他吹口哨的也知道自己被發現了,樹叢中傳出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那人往林深處鑽去了!
饒是奚平一顆狗膽能包天,後脊樑骨也有點發麻,本能地想往反方向跑。
可就在這時,他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縷燈光,扎透了霧氣,腳步聲隨著燈光響起,朝他這邊來了。
一頭是半夜在墳地樹叢裡學他吹口哨……不知道是人還是什麼東西,另一頭是提著燈沿路慢慢走的人,按照常理,怎麼看都是後者正常一點。那說不定是跟他一樣困在墓地裡的掃墓人,說不定是將離他們。
可電光石火間,奚平卻也扭頭往樹叢中鑽去了。
他天生比普通人耳聰目明,再加上從小愛玩各種樂器,對聲音非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