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風雲起(一) (第1/5頁)
pries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宛,嘉和十四年。
依舊是暮春,依舊是大選年。
玄隱山大選本來是十年一次,為的是配合內門派人維護金平龍脈,自打嘉和九年就改成了五年一次。有人說是趙家倒臺後,天機閣人手吃緊;有人說是開明修士壯大得太快,內門有心要牽制莊王;還有人說玄隱大選擴招能有什麼別的緣故,就是世道不太平了。
世道確實不比從前了。
新皇上位那會兒,大宛國內就起了一場大暴亂。這剛壓下去才幾年呢?嘉和六年就又有蟬蛻長老殞落,趙氏叛國,拖垮了小半個天機閣,乃至於全國禁靈十天。
四境鄰居家裡也都處處不省油。
最離譜的就是近鄰西楚,現如今西楚有兩大土特產:醃物和邪祟。
他們先是在半年之內,接連點了兩次血月,比別的地方放煙花還頻繁。大夥還來不及驚詫,又出了東座大長老懸無及其邪門弟子公然叛道的事——蟬蛻叛道,聽著跟“陛下造反”差不多!
這二位神人至今下落不明,“莫須有”的月滿掌門連個屁也沒放。三嶽山只剩項寧一個蟬蛻,孤零零地壓制著一幫各有異心的大升靈,根本壓不住。姓項的和不姓項的公然分裂成兩大陣營,作為仙山人間投影的東衡城政壇雲譎波詭,項家一言堂的時代一去不返,靈山巨大的誘惑面前,國內群魔亂舞,體統全無。
自從西楚開了邪祟升靈的先河,這事就跟會傳染似的,藏在南蜀、北歷的大邪祟紛紛冒頭。北歷一眾崑崙劍修向來是以力壓人,快刀斬亂麻地頒了九大法令,嚴控境內境外邪祟。乃至於矯枉過正,“驅邪”倒成了人們互相陷害的手段。
南蜀局勢更復雜,蜀地及其三島上共有十八個部落,大體分屬於兩族。兩族人從相貌上就能區分開,除了共用的昭業官話,他們還各有各的語言,微妙的爭端由來已久。自從出了個升靈邪祟,部族之隙裡又摻雜了正邪之爭,每天都在雞飛狗跳地鬧內戰。
向來沒人管的百亂之地就更不用提了,那是藏汙納垢的絕佳之處。幾年內,先後三個大邪祟升靈,還竟尋到了秋殺當年躲藏的秘境,結伴潛入瀾滄山脈,密謀妄圖篡奪南礦。要不是四大仙山回過味來聯手鎮壓,差點讓這幾位建了國。
相比起來,宛國的百姓還算幸運。南宛早在成立開明司時,就堅決驅逐了邪祟,境內嚴防死守,因此玄隱山現在是唯一一處腰桿硬的——至少在明面上,只有他們大宛沒往月亮上潑過狗血。
可是大環境這樣,誰也甭想獨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