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裴三娘眉頭一皺,“找廚娘做什麼,大娘不就是嗎?”
“大娘年紀大了,給她減一減家務吧!”
“這個,我考慮一下吧!”
裴三娘雖然不太情願,但兒子有這個心是好事,最好找那種只管上門做飯的廚娘,比住家婦能便宜不少。
“娘,我等會兒可能要出去一下!”
“去吧!早點回來就是了。”
。。。。。。。。。。。
李鄴牽著騾子來到巷子裡自己的新家,他們新家的錢已經付清了,對方把地契給了他們,加上三方籤的合同,他們最後只需要去官府交十五貫契稅,房子就可以過戶。
房子是掛在李鄴的名下,他打算讓父親替他過戶,這個便宜父親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巷子裡有七八戶人家,大小不一,最大的一戶佔地約三畝,高牆黑瓦,一扇朱漆大門,聽母親說,這家人好像是當官的。
最小的一戶佔地只有半畝,就是李鄴的鄰居,住著一對老夫妻,比較膽小,所以他們要求隔壁不能賣給胡人。
巷子走到底就是城牆,李鄴的新家就緊靠城牆,這座宅子真正的風險牙人並沒有告訴他們,李鄴是後來才醒悟過來。
一旦爆發戰爭,敵軍進行攻城戰,一般靠城牆的房子都會被守城軍隊強行拆除,這才是大家不願買靠城牆房子的真正原因。
不過在李鄴記憶中,安史之亂壓根就沒有攻城,潼關失守,天子李隆基就帶著楊貴妃逃了,叛軍兵不血刃佔領了長安。
一直到唐末黃巢之亂,長安城也最終遭遇了滅頂之災,那是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了。
李鄴的新家沒有朱漆大門,也沒有高牆,但比永和坊要好得多,圍牆有兩米高,用青磚砌成,木門約八成新,挺厚實,裝有青銅門環,上面有黑瓦門頭。
門前鋪了青石,用兩段寬厚的條石做門檻,左右各有一座五十公分高的抱鼓石,門頭下可以遮風擋雨,算是一座典型的中產人家房舍。
門沒有關,李鄴推門進去,小黑一陣風似的衝到他腳下打轉,汪汪叫個不停。
“怎麼了,不習慣新家嗎?”李鄴蹲下來,拍拍小黑的腦袋笑問道。
小黑跑到牆邊,扭頭又向他叫了兩聲,李鄴才一拍腦門,自己忘記給小黑挖狗洞了。
不對啊!一般院牆都會留有狗洞的,否則青磚砌成的院牆讓自己怎麼挖?
他上前細看,果然有狗洞,只是被碎磚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