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藏國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二章臨時監軍天寶六年,高仙芝遠征小勃律,這一戰也是高仙芝的崛起之戰,此戰後,高仙芝便取代夫蒙靈察成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小勃律之戰當然是為了阻擊吐蕃大軍借道小勃律進入安西,同時也要切斷吐蕃軍對吐火羅各國的染指。
天寶六年,吐蕃在大勃律一帶屯兵十萬,高仙芝率一萬軍橫跨蔥嶺,攻克連雲堡,走坦駒嶺山口殺入小勃律。
當時雖然攻破了小勃律王城孽多城,俘虜了吐蕃公主,但數萬吐蕃援軍也同時殺到,唐軍北撤時追兵已至,情急之下,大將席元慶斬斷婆夷水上的藤橋,將吐蕃大軍阻隔在懸崖南岸,小勃律國從此一分為二,以婆夷水為邊界,南部被吐蕃軍佔領,北部由唐軍控制。
高仙芝又在當地招募千餘人編為天寶歸仁軍,嚴防吐蕃軍北上。
天寶六年的小勃律之戰其實並不完全成功,準確說只成功了一半,成功阻止了吐蕃軍借道小勃律進入安西,但並沒有拿下小勃律王城孽多城,也無法阻止吐蕃繼續西進,染指吐火羅。
吐蕃大軍以大勃律國為後勤重地,沿著婆夷水南岸繼續西進,在天寶八年控制了朅師國,切斷了位於亞辛河谷駐軍的糧道,嚴重威脅著天寶歸仁軍生存。
另外朅師國不僅威脅小勃律唐軍的糧食安全,吐蕃軍還能以朅師國為跳板,入侵地域廣闊的吐火羅地區,同時從朅師國向北走,經過多拉山口可以穿越大雪山進入播密川河谷,大雪山是今天的興都庫什山,播密川河谷就是今天的瓦罕走廊,同樣可以殺進安西。
今年春天高仙芝去長安的原因之一,就是向天子和朝廷請示,出兵朅師國,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行軍六天後,李鄴跟隨封常清大軍抵達了疏勒鎮,疏勒就是今天的喀什。
聽說李鄴到來,高仙芝親自出大營迎接,把李鄴迎進了中軍大帳。
高仙芝請李鄴坐下笑道:“上一次我們遇見是在玄都觀,沒想到才幾個月,我們又在萬里外的疏勒見面了,公子可是要去河中地區遊歷?”
李鄴搖搖頭,“這幾個月發生太多的事情,高使君可能還不知道,明松真人遇刺身亡了。”
高仙芝大吃一驚,“誰幹的?”
“高使君還記得石昆這個人嗎?”
高仙芝沿著閃過一絲惱怒道:“那個叛徒現在是石國國王,這些年我以大局為重,沒有去為難他,莫非是他刺殺了明松?”
李鄴點點頭,“他聽說飛龍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