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大灌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尼克斯官方確定了扎克·蘭多夫將會缺席東部半決賽剩餘全部比賽的情況下,尼克斯對於騎士的優勢也變得不再明顯。
g4一戰,大比分1:2落後的克利夫蘭騎士把進攻重心放在內線和籃下,從一開場便不斷消耗埃迪·庫裡和大衛·李的防守精力。
尼克斯內線用人原本就比較緊張,只有埃迪·庫裡、扎克·蘭多夫和大衛·李三人作為常規輪轉,
替補中鋒傑羅姆·詹姆斯久疏戰陣,常規賽場均出場時間不足7分鐘,18分16籃板,到了季後賽更是被壓縮到了場均51分鐘。
現在蘭多夫因傷缺陣,尼克斯不得不增加大衛·李和埃迪·庫裡的出場時間,老將傑羅姆·詹姆斯也只能頂上去。
而這正是騎士主教練邁克·布朗今晚在進攻端所尋求的突破口。
林飛的防守再強,終究也只是覆蓋在中遠距離外線,在籃下對於詹姆斯突入上籃和騎士內線的低位防守,自然佔不到什麼便宜。
大z多次在高位和詹姆斯以及特里等人進行擋拆,偏外線的投射威脅,讓埃迪·庫裡不得不跟出禁區,這就給了詹姆斯強殺籃下的機會。
林飛就算防守再強,但也要建立在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面對詹姆斯擋拆後的暴力強突,只能盡力給出干擾,和隊友們積極進行包夾圍剿。
更何況今晚的速貸中心,主場哨同樣明目張膽,詹姆斯多次明顯的走步和進攻犯規,主裁判都選擇了無視。
作為進入聯盟第四個賽季的小皇帝,詹姆斯目前的防守還有為人詬病的地方,但起碼進攻已經比起新秀賽季徹底完成了迭代進化。
除了持球單打和擋拆的面框強突之後,詹姆斯在突破後的急停跳投、外線三分上,也擁有了不錯的把握性。
本賽季33的三分球命中率,自然是沒辦法和林飛這種三分變態相提並論,但其實也已經接近了聯盟鋒衛線上的平均水準。
今晚這場g4的詹姆斯,充分效仿了g2贏球的打法,從一開始便和林飛拼力量對抗,依靠更變態的身體素質、爆發力、速度和耐力,
大幅度消耗林飛在防守端的精力和體能,影響他在進攻端的效率。
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的確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整個上半場打下來,發了狠的詹姆斯在12投7中,罰球10中8,獨攬22分的爆發下,騎士也在主場充分佔據了主動權。
德魯·古登和大z兩名首發內線,同樣在中距離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