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路上,高俅問道:“在下高俅,不知小郎君高姓大名?”
劉無忌道:“高大官人,小底劉無忌。”
高俅打聽道:“劉小哥,這武家畫齋到底出了甚底事情?”
“賣了贗品。”
“贗品?”高俅噗哧一笑,“我當甚底。”
雖然宋朝的商人大體上是比較講誠信的,假貨在大部分行業中都比較少見,但是古玩書畫市場卻是個特例。同後世的藝術品市場中贗品混雜的情況一樣,北宋開封的書畫古玩交易中也存在非常嚴重的造假行為。
北宋書畫市場上贗品氾濫,數量超過了真品百倍。根據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在《畫史》中的記載“李成真跡見兩本,偽見三百本”,“吳道子真跡一二見,而偽見三百本”。
而在《畫史》上寫了許多造假作偽的事件和手段方法的米芾本人,其實也是個造假的高手。時常會借朋友書畫,回家臨摹,歸還摹品而留其真跡,以此留下惡名。而如米芾一般造假作偽騙人的北宋文人士大夫,更是數不勝數。
這些文人士大夫的參與,也造成了北宋書畫文玩造假官府基本不聞不問的情況——造假書畫的大多是讀書人,有些還有官身(米芾就是個官,而且還是將門出身的大藝術家),而被矇騙的大多都是頗有身家的商人,所以也就沒啥好追查的了。
高俅的主子王詵同樣是個造假高手,米芾在《書史》中“揭發”,曾經親眼看到“王詵將他所臨王獻之《鵝群帖》染色做舊,再裝剪他書上跋於其後”。還說王詵“又臨虞世南帖裝染,使公卿跋”。
作為王詵的小吏,而且還在蘇軾府上任過職的高俅,自然不會把偽造名家書畫當成什麼罪過。
“贗品本沒有什麼。”劉無忌也說,“然則武大郎的阿爹,原是書畫官牙。”
官牙就是官府發牌認證的牙人(經濟人、中間商),負責替官府“和買”(實際上也有點強買的意思)物品,還兼著管理市場秩序,是牙人行業中的翹楚。
北宋商業發達,私牙(沒牌的)氾濫,但是官牙卻不多。而開封府的書畫官牙更是了不得,不僅要替宮廷、王府和官衙“和買”書畫,而且還要負責參與宮廷所藏書畫的鑑定,責任非常重大。
而且書畫官牙不是有門路就能做的,那是個靠眼力憑本事吃飯的活兒,所以能當上書畫官牙的都是開封書畫行的大家,平日裡不知道有多少家財萬貫的“好事家”出重金請他們掌眼,但看走眼的事情難免也會有的。
“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