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晉悼公,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卿族專政的趨勢。實際上正是從悼公的時代開始,卿族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執政的異姓貴族也由原來的十多家,變成只剩下六個氏室,這就是趙、範、中行(讀如杭)、知(讀如智,亦同智)、魏、韓,號稱六卿。六卿中地位最高的,是正卿,即執行長。執行長照例同時擔任中軍的軍長。他在戰時是全軍元帥,平時是全國首相,可以說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悼公後的一百年間,這個職位就由六卿輪流坐莊。
顯然,卿族形成的過程,也是權力集中的過程。從十多家異姓貴族,到只剩下六卿,是他們的第一輪淘汰賽。
第一輪競爭中差一點被淘汰的,是後來成了大氣候的趙氏。魯成公八年(前583),也就是楚國大夫巫臣出使吳國的第二年,晉景公聽信讒言,大開殺戒發兵圍剿趙家,趙氏幾乎滅族。只是由於韓厥出面說情,趙朔的兒子趙武才倖免於難,並被複封。[45]
這事後來被演繹為“趙氏孤兒”的故事。不過《史記》的說法來自戰國時期的民間傳說,並不可靠。靠得住的是趙武不但光復了祖業,而且把趙氏發展為卿族中勢力最強大的一支。因此趙武死後,被諡為“文”。
但,災難再次降臨。
魯定公十三年(前497),也就是吳越槜李之戰前一年,範氏和中行氏趁趙氏內亂之機起兵攻趙。趙氏掌門人、趙武的孫子趙鞅(趙簡子)逃到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市),並被圍困。幸好,知、韓、魏三家站在趙一邊,這才反敗為勝,戰敗的範氏和中行氏則逃到了朝歌(今河南淇縣)。[46]
之後就是一場國際混戰,齊國、魯國、衛國、宋國、鄭國、鮮虞都與範氏和中行氏同盟,從魯國叛逃的陽虎則成為趙鞅的幫手。魯哀公二年(前493),也就是吳王夫差伐越的第二年,齊國給範氏和中行氏輸送軍糧,讓鄭國派兵押運。趙鞅對手下人說,成敗在此一舉。但凡戰勝敵人的,上大夫賞縣,下大夫賞郡,士賞田地千畝,庶人、商人、工人做官,奴隸解放。[47]
此戰的結果,是趙軍大獲全勝。於是趙鞅如釋重負地說:這下行了。因為第二輪淘汰賽的結果,肯定是範氏和中行氏出局,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然而趙鞅的一位下屬卻說,怎麼會行了呢?不是還有智伯嗎?[48]
是的,還有智伯。
果然,三十年後,智伯發起了第三輪淘汰賽。智伯就是知氏氏族的掌門人,這時的智伯是知襄子荀瑤。趙、魏、韓三家的掌門人,則是趙襄子(無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