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似乎就可以讓自己也沾上一些強國的光彩呢!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卻因此而忽視掉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係,導致其無法將這些國家對印度所產生的好感真正地轉化成具有實質性的影響力喲!自從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啊,印度在該地區內的影響力就一直都在持續地下滑著呢!像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等這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早就已經把印度給遠遠地甩在身後啦!它們再也不會把印度看作是什麼“領袖”咯!
第二點,印度被認為是一個“必然的”強國。然而,在現實世界裡,各個國家都在政治、經濟、外交、科技以及軍事等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只為獲取那一點點相對的優勢。想要透過無私奉獻或者依賴國際社會的“恩賜”來實現強國之夢,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然而,長久以來,印度始終堅信自己無需付出太多努力就一定能夠成為強大的國家。與此同時,美國也極力宣揚印度對亞洲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性,這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必然強國論”的觀念。
這種觀念可以追溯到尼赫魯時代。在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蘇聯和美國都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尼赫魯卻回應道:“我們當然無法接受這個提議,因為這意味著要與中國決裂。像中國這樣偉大的國家沒有資格加入安理會,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他的這番話表明了印度當時對中國的尊重和認可,同時也反映出印度在國際事務中的獨立立場和自主決策能力。
儘管面臨來自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壓力,但尼赫魯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顯示出他作為領導人的堅定信念和智慧。這段歷史也提醒我們,在處理國際關係時,應該尊重各國的主權和利益,避免將自身意志強加於人。只有透過平等對話和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穩定。此外,這也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僅僅取決於外部支援,更關鍵的是自身實力和在國際舞臺上的積極作用。
印度此刻並未著急進入安理會,即使身為堂堂大國,印度也確實應該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尼赫魯堅信,安理會應當在印度所挑選的恰當時機接納它成為會員,唯有如此,才能夠提升安理會的威望。然而時至今日,印度卻迫不得已地呼籲聯合國推行“結構性改革”,並遊走於各個成員國之間,爭取他們對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事表示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此之外,印度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