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器樂表演方面,印度不同地區的器樂形式各異。例如,擊鼓音樂主要在曼尼普爾邦流行,而拉賈斯坦邦則以伯帕音樂為代表。這些器樂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構成了印度民間音樂生活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典音樂方面,印度輕古典音樂的結構形式更為短小精巧,易於為廣大民眾所接受。輕古典音樂體裁包括伯傑恩、圖姆裡、格扎爾和賈伐裡等,這些音樂形式展現了輕古典音樂的魅力所在。
四、印度音樂的音階
印度音階組成稱為斯瓦拉(Swara西方的Note),其組成的音符稱為沙/利/加/馬/帕/達/你 SA/RE/Ga/Ma/Pa/Dha/Ni這和西方的音符Do/Re/Me/Fa/So/Ra/Te很近似,但並不等同。西方的鋼琴可細分到12微分音程,而印度的音階則可分成22個微分音程,稱之為書如替(Suruti)。
印度古典音樂最重要的兩種元素拉格(Raga)和塔拉(Tala)。
1、拉格(Raga)
拉格是印度古典音樂的基本調(Tune),也可說是旋律的種子,拉格在興都語源自(Sanskrit),其意為色彩(Color)或熱情(Passion),因此,拉格企圖借特定的音符組合的旋律,來引領聆聽者的情緒和感情,由5個到7個音符,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的變化。拉沙(Rasa)是拉格的情境或情緒,可歸納成喜感、驚喜、悲傷、憤怒、恐怖、厭惡、性愛、征服、和平九種。在傳統習慣上,不論是唱或演奏要點選的拉格是完全依據時間、季節、情緒來決定的,早晨/中午/晚上或悲傷/喜悅/春夏秋冬或敬神....等,拉格是不容混淆的。
拉格不只是固定的旋律,由於加上時間、加上拉薩(Rasa)等抽象的情境情緒的訴求及即興的技巧、演奏長短自主的掌控,因比表演者也是創作者,具有作曲家的能力,才算得上是勝任稱職的印度音樂表演者。
一是拉格的結構。傳統拉格不外乎和宗教敬神,和每天不同時序、季節更替、七情六慾有關,數量有限,但主拉格(主旋律/印度人稱國王或先生拉格)和伴隨主拉格的副拉格(副旋律/印度人稱皇后或妻拉格) 結合演奏家的創造力又可產生新的拉格。但樂師,必需恪守拉格的規範(如時間、理念、情緒、音調速度)、原創精神或轉承啟合的流暢動聽等要素,才不致於畫虎不成反類犬。
二是拉格的演奏次序。印度稱之為山吉兒坦(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