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成為聖賢 (第3/4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今文學派的變革者被漢室鎮壓,漢室出兵血腥殺戮,直接證明了今文學派主張的變革是無法成功的,劉氏皇族根本不打算退位讓賢,今文學派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完成此事。
而當時方興未艾的古文學派的變革者則採取了另一種方式迂迴出擊,推動了外戚、儒者王莽的上位,部分實現了今文學派的主張,又新增了自己的主張。
王莽是個純粹的儒生,他和當時很多儒生一樣,都認為只要恢復周代的制度就能和孔夫子所說的那樣,回到那個淳樸的世界,西漢末年所面臨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王莽失敗了,周禮失敗了,天下再度大亂,劉秀脫穎而出,漢室天命再續……
但是儒生們的最高理想破滅了。
王莽的一系列操作都是純純的儒家原教旨主義者的操作,孔老夫子來了都不會比王莽更加“純真”。
然後他失敗了,天下群起反抗,上至權貴下至奴僕,就沒有不反對他的,他幾乎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
徹頭徹尾的失敗。
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真正理想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徹底崩塌了。
“袁某以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儒生們便失去了真正的理想,失去了為之不懈奮鬥的進取精神,走向了迷茫,所以才有後來儒學與讖緯結合之事,以至於儒學走到今日這種地步。
盧君,我以為,沒有理想目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人活於人世間,除卻衣食住行這些物質基礎之外,還應當有精神基礎,人不僅僅是一具血肉空殼,人會思,會想,有喜怒哀樂,單純的吃飽穿暖,並不能讓人滿足。”
“精神基礎……”
盧植皺著眉頭,細細的思量著袁樹的話,少頃,緩緩點頭。
“袁君所言,確實有理,人活於世,的確不能只是衣食住行,否則與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但是這所謂的精神基礎,又是什麼呢?”
“法家想要實現徹底的法治,那就是法家學子的精神基礎,道家想要老死不相往來,那就是道家學子的精神基礎,儒家想要克己復禮,那就是儒家的精神基礎,墨家想要兼愛非攻,那就是墨家的精神基礎。”
袁樹緩緩道:“每一家學派的學子,都會有一個最根本的理想追求,這個理想追求,構成了學子的精神基礎,使之為了這個理想追求不斷向上攀登,如此,人就有了精神基礎,就不會迷茫,就可以忍受艱難困苦。”
盧植目視前方,緩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