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偶爾軟弱也沒關係 (第7/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璋的請罪書中最後一段內容差不多。
“我知道理智上和戰略上我應該出擊。那支成建制的重騎兵是大明心腹大患,擴廓帖木兒更是大明心腹大患。最差的是擴廓帖木兒帶著重騎兵回到草原,這樣他就能培養出更多重騎兵……”
重騎兵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職業兵種,不是會騎馬就能當重騎兵。
這支訓練有素的重騎兵如果回到了草原,他們人人都能成為教官、成為將領。
重騎兵身上的掛甲也頗具技術含量。如果他們能帶著全副武裝回去,殘元掠奪的工匠們就能依據這些掛甲研究出新的重騎兵掛甲。
擴廓帖木兒回到草原,如果元太子被連番打擊後開始信任擴廓帖木兒,大明將遇見一個從心智和能力都磨礪成熟的可怕對手。
若重騎兵回到草原,殘元就能短時間內培養出新的職業重騎兵軍隊。
陳標選擇出擊,就是要將擴廓帖木兒和這支重騎兵都留下來,絕對不能讓他們迴歸草原。
最差的結果,也只能是擴廓帖木兒回草原,這支重騎兵必須留下來!
陳標理智上知道自己的決定很正確,理智上知道……
但是如果他選擇閉城不出,明軍就不會死這麼多將士,甚至一個人都不會死了啊!
“我知道我沒錯,我還是好後悔。我要是沒出擊就好了,我要是守城就好了,他們就不會死,都不會死……”
陳標不顧弟弟們還在這裡,不顧這樣會很丟當哥哥的臉,他仍舊在父母懷裡說著不理智的後悔的話。
是啊,如果讓擴廓帖木兒和他的重騎兵回到草原,大明未來將死更多的人。
但這些人沒死在現在,沒死在他的眼前,沒死在他的決策中,沒有因為他的命令和指揮慘死,他就不用承擔這些責任。
陳標不想承擔這些責任。
他明明只要守城就好了,明明這些沉重的責任可以給別人承擔。他為什麼要逞能?為什麼要讓自己認識的將士們去打這一場慘勝的仗?!
即使他知道這場仗一定能贏,即使他知道這場勝仗在其他人眼中都是奇蹟的大勝,但陳標也後悔了。
朱元璋和馬秀英緊緊攬著兒子,哭得說不出安慰的話。
他們知道,雖然陳標現在很後悔,很痛苦。但如果讓陳標回到過去,陳標仍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如果未來還有同樣的事,陳標也還會變成他現在口中那個“冷酷理智”的將領,做出同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