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新屯紀事 第二章 謝氏家族前傳(二十九) (第6/6頁)
運河陽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七七事變’中屢次將向日寇出賣29軍的作戰計劃。這個大漢奸當時是宋哲元的政務處處長,在參加完宋哲元的軍事會議後轉頭就將訊息傳給了日本人,因為他的出賣,直接導致了佟麟閣、趙登禹兩位將軍的犧牲!這個夠漢奸已經無恥到了極點,在被審判時他穿著的像個大學教授,侃侃而談為自己辯護。通州當時的冀東自治政府主席叫殷汝耕,那是和潘毓桂不相上下的兩個大漢奸。
“午後12點40分左右,日軍埋伏部隊發現了29軍的撤退部隊,其中騎兵在前,隊伍中有三輛汽車,兩輛卡車一前一後,中間是一輛轎車。在距離有三百米時,日軍機槍開火了。大紅門天羅莊的這段公路兩旁是齊腰高的玉米地,正前方、左前方有處小山包兒,日軍的機槍部隊預先就埋伏在了那裡,29軍的撤退部隊無險可守,猝不及防,在這種情況下傷亡慘重,隊形陷入混亂。但是三輛汽車反應迅速,不但沒有畏縮退卻,相反卻組成品字形,轎車在中間,卡車在兩邊,開足馬力邊射擊邊向前猛衝,意欲突破日軍防線衝入日軍陣地,這正是在轎車中的趙登禹將軍親自指揮衛隊的反擊!但日軍根據漢奸提供的情報,已經在這處小山包上埋伏的重兵及強隊,三輛沒有裝甲的普通車輛怎麼能禁得住槍林彈雨地密集射擊,或因為司機中彈,或因為為死亡馬匹所阻,或因為輪胎被打破,很快便歪在一旁不動了。而被伏擊的29軍官兵失去了指揮,遭到日軍近乎屠殺般的攻擊
“坐在轎車中的趙登禹將軍,在臨終前流著淚對衛兵說:‘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沒什麼可悲傷的。北平城還有我的老母,你去對老人說,忠孝不能兩全,兒子為國犧牲,也算對得起祖宗。’當時,趙登禹將軍年僅39歲,長子趙學武四歲,長女趙學芬兩歲,次女趙學芳尚在母腹中。今天陶然亭公園西側的龍泉衚衕,那時有座龍泉寺。崇敬抗日英烈的老方丈,帶著四名僧人連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尋得將軍遺體,抬回龍泉寺裝殮。為避日寇耳目,將靈柩隱藏在寺中八年之久。抗戰勝利後,年十歲的趙學芬去龍泉寺祭奠時,老方丈安慰她說:‘將軍沒有走,我常在夜間聽到將軍喊口令操練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