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自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容易就想起“哈梅爾的吹笛手”這個傳說——故事裡的花衣魔笛手帶走了小城裡成災的老鼠,但是因為市長拒絕支付報酬,吹笛人又在午夜奏起樂曲,吸引並帶走了小城裡的孩子們,唯獨留下拄著柺杖、腿腳不便的一個孩童。
這麼一看,她更像是個人販子了啊!
克萊恩在心底吐槽完,目光越過身前那群一邊啃黑麵包一邊乖巧聽曲子的孩子,打量起被他們簇擁的那個人:
要不是老科勒用了“她”的人稱代詞,從那裹著黑色綠底斗篷的體型上很難看出這是位女士。她的個頭並不高,壓在口琴上的手指倒也不似漿洗女工那般粗糙浮腫,手指纖白且指甲整潔,斗篷兜帽底下甚至還戴著鐵製的覆臉面具,只露出弧線柔和的下巴與唇彎。她穿著便於行動的綁帶皮鞋,作工粗糙的鞋子和斗篷底下露出來的麻布褲,也能彰顯出她的經濟狀況並不算很好。
女士側腰的斗篷下鼓起來一塊,應該是在裡面有個挎包。
看到這位女士的打扮,克萊恩的第一反應就是“魔女”,實在是她鬼鬼祟祟的外貌很難讓人聯想到“慈善家”之類的形象。
不過那些孩子們臉上的敬仰不是假的,他們是發自真心喜歡這位女士,尤其是她吹奏的曲子。
在一曲結束,那位女士放下口琴後,克萊恩的第二反應是那個微笑讓他感到熟悉。
周圍衣衫襤褸的孩子們並沒一次性將那塊黑麵包吃完,而是各自留了一部分塞到懷裡,繼續簇擁在那位女士身邊,看起來年齡最大、臉上最乾淨的孩子走上前去,低聲問她能不能再吹一曲。
他的聲音小心翼翼的,臉上一片緋紅,緊張到露出近乎虔誠的崇拜。
這位“哈梅爾”的聲音確實很年輕,溫和而輕柔:“抱歉,今天似乎有幾位客人,大家先散了吧。”
孩子們保持著安靜,即使年齡最小的兩個孩子滿臉失望,也沒有出聲。只是有好幾個十來歲的孩童惱火地瞪了眼老科勒一行人,其中一個腳下跌跌撞撞的,差點沒撞上他們,克萊恩下意識伸手想去扶他的時候,那位女士的聲音響起來:
“兔子。”
邁克和克萊恩一時間都沒明白那個女士在說什麼,但是那個差點撞過來的孩子一下就閃身跑開,避開了克萊恩的手臂。這才十歲出頭的男孩抬起頭,從爛糟糟海藻般的棕發底下衝兩人做了個鬼臉,緊接著便跟其他孩子一樣迅速消失在街頭,尋找他們今天要下手的目標。
原來剛才那個男孩是想做上今天的第一單,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