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國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情去的。反正不管怎麼說,美英法蘇四大佔領軍,都出席了柏林大閱兵。
事實上,這種嫌隙早在之前德國投降的時候就出現了。“二戰”之後,德國簽訂了兩次投降書,這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第一次,德國先在西邊和盟軍簽署了一堆投降書,美英蘇法四國都有將領參加,蘇聯出席儀式的是蘇軍駐盟軍最高司令部的聯絡官。簽完之後,訊息傳回莫斯科,斯大林震怒,因為他看過德國的投降條約文字後給出的指示是不要簽字,但由於訊息延遲,莫斯科的指示遲遲未到,於是這位中將自作主張在條約上籤了字。
所以,在蘇聯的強行要求下,各國只能重新舉行一次受降儀式,德國也只好認命地再投降一回,儀式在柏林舉辦,這一次是由朱可夫親自來簽字,英美法也都再派人來走形式地再簽署一次。
受降之後的各種閱兵儀式也是如此,西方主帥都沒有參加柏林大閱兵,他們參加的是倫敦大閱兵。所謂的倫敦大閱兵,當然是最光榮的英國軍隊走在最前面,然後是美國軍隊,然後是中國軍隊。沒錯,作為盟國的重要一員,中國也參加了倫敦大閱兵,不過當時中國的陸軍都在打內戰呢,沒空去參加閱兵,所以就讓在英國接受英贈軍艦(重慶號巡洋艦、靈甫號驅逐艦)的受訓海軍官兵參加。我們的海軍官兵們,穿上漂亮的制服,跟在英國和美國的軍隊方陣之後,甚至排在法國的前面。不過,倫敦大閱兵蘇軍沒有參加,東歐各國也都沒有派出方陣。
在“二戰”後期,不僅蘇聯,東歐各國都參加了打擊德國的反抗戰鬥,政變之後的羅馬尼亞,也派出了幾十萬軍隊參加戰鬥,保加利亞也有幾十萬軍隊參加戰鬥,但他們都沒有收到閱兵邀請。就連當時把流亡政府駐在倫敦的波蘭,也沒有收到倫敦閱兵的邀請。要知道,波蘭的20萬自由軍一直是跟著英聯邦軍隊一起作戰的,但也被西方盟國排斥在外。所以,倫敦大閱兵相當於變成了西方盟軍自己的大閱兵。
美國也不遑多讓,它舉辦了紐約大閱兵,包括82空降師等,一支又一支光榮的美軍部隊,包括全部由日裔美國人組成的442團。當時,哈得孫河上集中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艦隊,包括日本簽字投降的“密蘇里”號等,百萬紐約人民觀看了壯盛的海陸空軍大閱兵。其實那會兒美國還沒有空軍,而是叫作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但也有上千架飛機。
中國也一樣,回到南京自己慶祝,然後又收復臺北,等等。
這個時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