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上海再會二 (第2/6頁)
北風三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行色匆匆。於曼頤到上海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又走了許多路,這會兒天已經帶了一些昏暗。
她看了看天,腦海裡又浮現出了夜空中被吹開的大霧,和彌散的火光。她放火不止是燒了於家,也是燒了自己的退路,她現在只能往前走了。
“有什麼了不起。”於曼頤腦海裡忽然浮現出那個開畫室的姜玉校長身邊那個小跟班的口頭禪,她忽然發現這是一句很提氣的口頭禪。
她對著街道默唸了幾句這話,便轉回身子,又回到了報刊亭那。
“那老闆,”她說,又伸手摸向了自己的錢袋,“我不要《澄報》了,你給我一份《申報》,再給我一張上海的地圖吧。”
…
那位《申報》的記者霍時雯曾告訴於曼頤:上海什麼都那樣貴。
這話在當時對於曼頤而言,只是單純的一句話。然而到了她自己來到上海的這一天,這句話就成了她每日睜開眼時,頭頂懸著的一把劍。
旅社貴,吃飯貴,連坐電車和黃包車也很貴。於曼頤慶幸自己是春夏之交過來的,不然她連買厚衣服的錢都沒有,現在也只能兩件換著穿,以至於旅社的老闆今日看她還是個穿百褶裙的女學生,明日就成了穿紫襖裙的小封建,她從未見過穿衣風格如此兩極的女孩子。
工作比她想象的難找很多。上海很缺人,但沒有那麼缺工作的女人。坐辦公室的職位偏愛更高的學歷,一些服務員和女工的崗位倒是有名額,但那也需要關係和經驗,於曼頤竟然連這些工作都找不到——
她穿百褶裙和學生服去面試的時候,人家覺得她受過教育來做這些活是搞笑;她穿襖裙去了,人家又覺得她是家裡跑出來的婦女,肯定笨手笨腳。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於曼頤要被這就業市場氣死了。
那份《申報》上所有的招聘廣告都被她跑了個遍,去一家就剪下來一張。剪到最後,招聘頁上全是大洞,她還是一無所獲。於曼頤悲痛萬分,在旅社躺了一整天,第二天又爬起來跑去報刊亭,買了一份近日又出的《申報》——天無絕人之路,她在這天的報紙招聘上,發現姜玉畫室又刊出了招聘助教的廣告。
重回吉安路,於曼頤心中對自己寄予厚望。
她的文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她還特意多花了一點錢,在這家做什麼都要額外收費的低價旅社進浴室洗了個澡,而非前幾日只能在水房。她學著那位老婆婆的手法給自己梳好了頭髮,又把晾乾了的百褶裙重新穿上,一身清爽地去見姜校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