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拂曉之戰 (第4/5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怪明朝傳教士利瑪竇《中國札記》這樣記載中國:“這裡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而乾隆時來訪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則說:“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很多人沒有衣服穿……軍隊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
明朝時的中國,有些像後世的日本,自己能發明的就自己發明,發明不了的就花大價錢買來外國貨後研究仿造,那時京城的“神機營”,每一營五千人,用霹靂炮三千六百杆、大連珠炮兩百杆、手把銃四百杆,這是何等現代化的裝備啊!
然而,經濟、文化上的先進,和政治、軍事上腐敗的不可調和,讓一種更為落後的文化入主了相對文明的中國,時光奇蹟般地倒流了,科學家絕跡了,先進的火器被埋葬了。
火槍被斥為“奇技淫巧”予以廢除,“雅克薩戰爭”中,清軍繳獲的扳機擊發式火繩槍,康熙僅留下二支自己把玩,命令清軍禁止使用此種新式火槍,理由是“不得中斷前人所授的弓箭長矛”。到鴉片戰爭時,手持大刀長矛的清兵對火器已經徹底陌生了,居然視之為邪物,以為用狗血就可以破之。
這些事,楊凌自然不甚瞭解,只是看到明軍所用的武器太出自己意料,想起後來八旗軍橫掃中國,一時想不通其中的原由而已。
王主簿和鄉里德高年昭的老者,率領著人上城送飯了,“鴻雁樓”的老闆特意殺了一頭大肥豬犒賞將士,韓幼娘過去取了兩碗米飯,一碗肥豬肉燉菜,喚道:“相公,吃飯吧。”
楊凌這才從怔想中醒來,連忙從韓幼娘手中接過飯菜,擱在積滿白雪的城牆上,兩個人就站在牆邊吃起飯來。楊凌也真的餓壞了,扒拉進大半碗飯,才發現韓幼娘小口地吃著飯菜,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不禁奇怪地問道:“看我做什麼?”
韓幼娘抿嘴兒一笑,柔聲道:“我看相公吃得香,心裡開心。”
楊凌眼睛有點溼,他見韓幼娘又和自己搶著吃菜,把肉剩在碗裡,天氣冷,都快凝油了,忙挾了兩塊兒放在她碗裡命令道:“快些把肉都吃了,相公不喜歡吃肥豬肉的,知道嗎?”
韓幼娘甜甜地答應一聲,用筷子把肉挾斷,瘦的送到楊凌碗裡,自己扒著飯,眼睛從碗沿上露出來,撲閃撲閃地看著他,楊凌無奈地笑笑,好順從地把肉扒拉到嘴裡大口地咀嚼起來,韓幼娘看他吃得蠻香,一雙大眼又滿意地彎成了月牙兒。
吃完了飯韓幼娘乖巧地搶過碗要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