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都能得到救贖。”
“千萬不要把道想得太複雜,道其實很簡單,否則就不會說大道至簡了。”
“道簡單到什麼程度?簡單到你們不需要花費任何時間和精力去成為道,就已經是道了。”
“就體而言,你們每個人都是道,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
“就用而言,你們沒有活出道的樣子,只因你們無法踐行出道之德行。”
“什麼是道之德行?”
“老聃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從不把德掛在嘴邊,不處處標榜,所以是有德的。下德總是把德掛在嘴邊,處處標榜,所以是無德的。”
“由此可知,上德是無為的,它不會去標榜仁義,也不會去談論什麼君子小人。上德以道為中心,始終專注於實相,永遠安住於當下。”
“只要我們能夠做到清靜無為,柔弱謙卑,不爭不搶,順應自然,我們便等於踐行出上德了。”
“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你們之所以感受不到道的完美,是因為你們沒有將道存於心中,沒有將德給踐行出來。”
“哪怕我們已經是道,但只要我們沒有與道認同,沒有將德給踐行出來,我們也無法與道契合。”
“有道有德方是真道,你們想要成道,就必須做到與道認同,並將德給踐行出來,兩者缺一不可。”
“道和德乃修道的秘訣,聖人無不是靠此直登聖位。”
“老子五千言莫不是談道和德。五千言雖短,卻已經將修道的要旨盡數道盡。”
“修道必須道德兩修,不能只修其一而不修其二。”
“只修道,不修德,雖能了命,卻不能了性,終難脫離生死輪轉。”
“只修德,不修道,雖能了性,卻不能了命,終會落於寂滅頑空。”
“想要了命了性,還得道德兩修。那麼,道如何修,德又如何修?”
“修道又稱修命,修德又稱修性。性命俱了,大道方成。”
“修命,就是將道存於心中,做到只與道認同,不再與身體認同。”
“道乃我們先天之真命,身體乃我們後天之假命。”
“若無法做到只與道認同,不再與身體認同,則命難修矣。”
“人之所以會不斷地落入有生有死之後天,就是因為心中沒有道,無法做到只與道認同。”
“爾等欲想了命,就必須發大願,定決心,做到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