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配報到 (第1/6頁)
月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才進入了九十年代,向紅和趙桐他們這一批大中專畢業生還是幸運的,他們與同學們經歷了多愁善感、如生離死別一般的的畢業分別儀式後,大部分還是規規矩矩地回到了老家,一邊幫助父母收麥秋種,一邊安心地等待著命運給他們的第一次安排。
那時的大中專畢業生國家還實行統一包分配,實際上從他們考上學校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徹底和農村拜拜了,戶口農轉非,國家開始每月供應糧和油,只要能正常畢業,就意味著已經有了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
到縣教育局領派遣證時,已經是九月份了,向紅和趙桐從南寨出發,一路騎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了縣政府大院,這是她們倆二十年來,第一次跨進了縣委政府的大門。
大門是生鏽的鐵門,水磨石的牆上掛著幾個白紙紅字的牌子,寫著宜城縣委、政府等機構的名字,油漆雖已經斑駁,但那上面的字還是讓人肅然起敬。放眼望進去,院內高大的梧桐枝葉交錯,綠樹蔭中,有灰色的大樓,有磚砌的平房,樸素的一切都給了這兩個農村姑娘一個印象:莊嚴。
她們怯生生地準備跨進去,但又心虛忐忑,就不自覺地回頭看了看門衛,但裡面的人壓根沒看她們,這讓她們放開了膽子,他們找人問教育局在那?有人給他們指路,並告訴他們,這兩天學生分配,你看門口人多的那個地方就是。
進了樓門,果然看到了門口站滿了象他們這樣的年輕人,那時還不流行排隊,大家就靜靜地等待著,臉上都有一種宣判前的凝重和忐忑。
其實當時的學生分配簡單粗暴,就是看學校名字,會計學校分到財政局、稅務局,商業供銷學校分到供銷社、商業公司,化工學校的分配到化肥廠,農業學校的到農業局和鄉鎮。相比較起來,向紅和趙桐他們之所以分配到了機關事業單位,就是因為中專學校的專業劃分較粗放單一,而且文科管理類性質居多。倒是一些工科大學由於專業劃分較細,分配者也是望文生義,就大都將他們分配到了企業,機械專業的分配到了車間一線,鍋爐專業的分配到了工廠的鍋爐房,食品釀造的到了酒廠的釀造車間,紡織專業的分配到了織造車間。不過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大發展階段,當時宜城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中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就佔了半壁江山,宜城當時有一個市駐地企業絲織廠,宜城縣領導的子女都是往這裡安置,沒有人願意到機關單位的。當時這一類工科大學畢業的學生工資福利待遇要遠遠高於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的,所以當時分配到工廠的大學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