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十二 (第2/4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足為懼,只是礙於皇帝不好動手。
武安公暗自盤算了一夜,直到破曉才睡了過去。
他料想金吾衛懾於他的威勢,不敢將他的私隱說出去,哪知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在場的除了曹翊還有十幾個金吾衛,十幾個活人十幾張嘴,誰能管得住?
特別是這樣聳人聽聞又關涉人倫的奇聞,更是長了翅膀似地滿城亂飛。
武安公一覺醒來,他府上的醜事已經傳遍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傳出了十七八個不同的說法。
有說趙清暉不是武安公親生的,是他夫人不堪丈夫好男風,與下人有了私情珠胎暗結,恰好那時候還是世子的趙峻需要一個子嗣,便捏著鼻子認了下來;也有說趙清暉與其父有同樣的癖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不過不巧被金吾衛撞破醜事。
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武安公一年前大張旗鼓地找兒子,壓根就是賊喊捉賊,其實這老畜生早就覬覦自己親兒子美色,養到這麼大終於按捺不住,謊稱叫人綁了去,其實偷偷將他囚禁起來做了自己的禁臠,已經奸了一年,要不是被巡街的金吾衛發現,還得繼續奸下去。
長安城中的百姓一合計,還是這種說法最叫人喜聞樂見,於是大部分都認定了這就是真相。這種事最不缺的便是慧眼如炬的事後諸葛,便有人道:“那老魅看自己兒子的眼神就不對,色迷迷的,恐怕早就有了齷齪心思。”
又有人道:“豈有像他那般養兒子的,我記得有一年上元節看他帶兒子看花燈,將兒子抱在懷裡,一路走一路捏他臀親他臉,那趙世子還是個小娃娃呢,嘖,真真禽獸不如。”
這些閒話傳到武安公府,氣得他怒髮衝冠,拔刀砍了兩張几案一張坐榻。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風聞奏事的御史臺當然不能坐視不理,翌日朝會,武安公稱病不朝,在家避風頭,果然當日便有御史參了他一本。
此事可大可小,連皇帝都特地從驪山趕回蓬萊宮,主持這一日的朝會。
雖說武將不似文臣那般看重私德,但鬧出父子□□的醜事,也太過駭人聽聞了。
何況武安公還是新近上任的神翼軍統帥,任由這樣的傳聞甚囂塵上,他還怎麼號令麾下將士?
便有人道:“此事聞所未聞,或許是以訛傳訛,微臣懇請陛下責成御史臺徹查此事,還武安公一個清白。”
太子心頭一突,這種事再怎麼聳人聽聞,畢竟是趙峻家事,御史參一本是題中應有之義,皇帝申斥一番,閉門思過一段時日,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