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背刺打成了正面決戰,遼軍真正的實力 (第1/4頁)
笑再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從文幾乎是和耶律大石同時到達的蘭甸溝。
區別是,耶律大石偵查靠哨騎,而他偵查靠雷達地圖......
中級雷達地圖的探測半徑是10公里,足夠他安安穩穩的吊在敵軍身後,反正誰也不會把哨探的重點放在屁股後面。
遼軍一停,武從文就猜到了耶律大石的計劃。
看著雷達地圖上顯示的地形,他不由得感嘆對方的確是個會用兵的。
半渡而擊是常識,耶律大石卻棄之不用,偏偏將伏擊地點選在了十里外的山谷。
這樣一來,成功渡河的宋軍定然鬆懈,畢竟誰也不可能始終緊繃著神經。
最讓武從文佩服的,是耶律大石只派了兩支百人小隊在兩側的山丘上埋伏,與其說是伏兵,更像是監視對手行動的探子。
如此一來,遼軍的戰法就只有一種,那就是正面突襲!
用一千多人突襲五千人,武從文都不知道該說耶律大石太自信?還是太自大!
戰鬥的結果告訴他,以上兩者都不是,關鍵是宋軍太他媽草包!
五千人居然就那麼毫無防備的一頭扎進了谷地,被狹窄的地形搞成了綿延數里的一字長蛇!
“這他媽是西軍精銳?大宋最能打的部隊?”
武從文表示新建的武家軍,第一次演習都沒他孃的這麼白痴!
更讓他不可思議的是,五千宋軍居然連一點兒抵抗動作都沒做出,直接就他媽崩了......
這讓武家軍原計劃中的兩面夾擊,直接變成了強行背刺!
好在武家軍騎兵練得最好的就是直線突擊,也算是陰差陽錯的揚長避短了。
耶侓大石同樣犯了個錯誤,他沒想到背後會有敵人,所以並未在蘭甸溝北口留兵防守。
但凡谷內的宋軍能抵擋得一時片刻,從數里之外出發的武家軍,都能一擊爆菊!
可惜......
好端端的一場背刺突襲,硬生生打成了他孃的追擊戰!
......
耶律大石止住手下騷亂,再想繼續追殺卻發現宋軍主將已經趁機衝上了白河橋,不由恨得兩眼通紅,咬牙切齒的衝身邊親兵喊道:“吹號!全軍反身迎敵!”
那名親兵取下馬側牛角號,鼓起腮幫子有節奏的吹響。
拖後的兩百遼騎立即掉頭,迎著武家軍騎兵就發起了衝鋒。
雖然兵力明顯居於劣勢,這些人計程車氣卻完全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