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我這人不怎麼講信用...... (第1/4頁)
笑再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嗣業之所以能出現在遼軍背後,說到底還是武家軍的功勞。
之前在谷中,他僅一個照面就被遼軍重騎撞下馬來,五百手下也被瞬間衝散。
好在遇襲的地點是谷中唯一的開闊地,緊隨而至的遼軍輕騎也顧不上對這支前鋒斬盡殺絕,這才讓不少人留得一條性命。
不能怪遼軍託大,因為按照常理,這支小部隊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重新組織起來。
原因很簡單,士氣已經歸零,心態更是徹底崩塌。
而一支軍隊沒了這兩樣東西,就和一群綿羊沒啥區別,結局無非兩種,要麼逃、要麼降!
是隨後趕到的武家軍給了他們第三條路。
這些人一看己方不但還有援兵,出現的位置還在敵軍屁股後面,不禁重燃了些許信心。
敵軍不就是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嗎?
現在輪到他們被人突襲了,還他孃的是背刺!
楊嗣業也的確是員將才,最後居然真被他組織起了百餘騎。
武從文也想不到,之前自己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的那股潰兵,居然成了關鍵時刻的勝負手!
耶律和真的重騎剛剛起速,楊嗣業就率兵趕到了,直接從背後發動了衝鋒。
現實裡的戰鬥不是遊戲,防禦力驚人的重騎兵能憑藉自身超厚的血條,扛過第一輪打擊後還能進行反擊。
現實是高速衝擊的輕騎兵,手裡的馬槍能夠很輕易的破開重甲,打出致命一擊。
楊嗣業很清醒,採取的是打了就跑的戰術。
失去速度的具裝重騎,就像一個個動作遲緩的鐵罐頭,想再次加速可難了!
緊跟著方百花就到了,居然在沒有提前商量的情況下,和楊嗣業打出了一場堪稱完美的配合。
要不是遼軍輕騎就追在方百花身後,楊嗣業只要再來一撥衝擊,那兩百遼軍重騎一個也剩不下......
這一系列操作有很大運氣成分,而且很幸運的成功了,卻並沒有徹底改變敵我力量對比。
遼軍仍有一千三百餘騎,而且聚成了一團。
而方百花和楊嗣業兩邊加一塊,也就只有五百多人。
如果楊可世能率軍重新過河,兩邊的兵力倒能旗鼓相當,可惜他既沒有這個心思,也沒有這個勇氣。
萬幸,武從文那個冒失莽撞的武家軍主帥,在最後時刻還是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