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四川、陝西、湖北正在鬧黑蓮教起義,雖然朝廷採用堅壁清野的方法有效的遏制了起義的蔓延。
但河南靠近陝西、湖北,近兩年流民實在太多,民間怨聲載道。
像胡大山這樣的大小團伙抱團墾荒于山野之間,生活艱苦導致心生怨懣,很容易就會被串聯成為起義團伙。
汪鈞的收編客觀上避免了戰亂在河南的蔓延,從而改變了歷史程序。
試問只要有活路普通百姓誰會願意去幹那掉腦袋的造反事啊?
所謂官逼民反,實際上是因為百姓被逼到沒了活路而已。
等到奇貨居的築路師傅趕到,黃河北岸沿已測量線路往蕉作方向修築路基的工程也將逐步展開。
招工手段依舊簡單粗暴——所有人吃飯管飽,反正洛雅齋有充足的糧食供應。
從某方面說,天災幫了汪鈞建設鐵路的大忙,糧食成了最好的催化劑,讓汪鈞省下了大量的建設資金。
畢竟在這人多地少食不果腹的災荒之年,有什麼比吃飽肚子更讓人經不住誘惑呢?
安排妥一切,汪鈞扔下所有學徒,讓他們按既定線路繼續測量,自己卻帶著親衛往回走,因為有一個艱鉅的任務需要他去主持——修建璜河鐵路大橋。
在汪鈞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計劃,他打算利用黃河中間的那塊小島,建一座斜拉索大橋。
汪鈞再次考察了建橋地點,盤算過後還是決定先回機器廠製造測量儀器,設計大橋不能沒有資料。
等造好測量儀器,汪鈞帶上兩個基地教員以及8名普通學徒再次來到建橋地點,搭起了臨時帳篷。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汪鈞他們一邊測量資料一邊在帳篷裡將資料輸入電腦進行反覆驗證。
所有人對大橋的設計都是外行只能邊學邊做,好在“火種”資料庫裡的相關知識內容翔實、通俗易懂。
再加上輔助軟體一應俱全,最壞的情況也就是需要花時間臨時抱佛腳似的慢慢摸索和學習。
在此期間除了汪鈞他們基地內部自己人,其他人是不允許進入有電腦的帳篷的,帳篷外有親衛在日夜巡視,以確保安全。
多虧“火種”功能完備,有這套超級計算機系統在,幾乎沒有搞不定的任務。
儘管如此,建橋方面啥都不會的汪鈞他們還是堅持邊學邊用“火種”驗證。
設計過程也是學習過程,汪鈞的“火種”不可能跟著他們這些學徒一輩子。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