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劉備的野望 (第2/4頁)
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息一聲,對關羽說,“二弟,劉闢、龔都二人在你我需要時舉兵來投,我們若是因為一言不合就殺了他們兩個,卻是不義之舉,彼時天下人會如何看待你我兄弟?”
關羽頓足說:“兄長就是心慈手軟。”
張飛附和說:“對,長兄就是心慈手軟。”
劉備苦笑,有些話卻不好跟關羽、張飛說,因為說了他們也是鬧不明白。
爭霸不是那麼容易的,當今天下,幾乎所有諸侯都發跡於豪門望族,譬如袁紹,譬如孫策,譬如馬騰,譬如劉表,全都出身名門望族,曹操屬於閹宦之後,出身算是低了,可他的祖父曹騰也是有名的權閹,曹氏勢力同樣不弱。
而他劉備,卻是真正的出身寒微,艱難哪。
劉備雖然竭盡全力給自己安了個“帝室之胄”的身份,可“漢景帝閣下玄孫”的血緣終究還是太遠了,天下英雄幾乎就沒有人買他的帳,既便現在天子已承認他的皇叔身份,對於天下士子來說只怕也是沒有什麼吸引力。
沒有祖上餘蔭,劉備就只能靠自己。
而仁義,就是劉備立足亂世與人爭霸的根本!
劉備非常清楚,他如果拋棄了仁義這個最根本的立場,就必然會被世人所拋棄,從此之後再難以在這個亂世立足,所以無論他心裡有多麼不高興,多麼的憤怒,他都得忍,忍字心頭一把刀,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業!霸業!
這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仁義在給劉備帶來了極大的政治紅利的同時,也給劉備造成嚴重束縛,致使許多劉備想做、應該做的事情,最終卻不能做!
譬如,諸葛亮出山之後勸劉備取荊州,因為與仁義相違背,劉備遲遲不敢動手,以致錯失良了機,讓曹操取了荊州,最後趁著曹操赤壁大敗,劉備雖取了荊州,卻也因此與東吳結下了死仇,為之後的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兵敗夷陵埋下了伏筆!
又譬如說西川,同樣因為仁義,劉備不敢向劉璋舉起屠刀。
最後龐統被逼無奈,只能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給了劉備討伐劉璋的藉口,龐統的死引發了後續一連竄連鎖反應,龐統死,劉備不得已只能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入川就只能把荊州交給關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仁義是一把雙刃劍,能殺敵也會傷己。
劉備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英雄,可是關羽、張飛卻並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也很難理解劉備的優柔寡斷,譬如此刻。
於是關羽舊話重提,說道:“兄長,劉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