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達款誠 (第4/13頁)
史傑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管大人道,將軍所見極是。其實臣當日奉命去殺他,心中也有些不以為然。此人還是頗有才幹的。況且丞相的職責就是為天子分憂,這樣以私事捕系下吏,實在做得也不太妥當。
如將軍道,唉,其實丞相何曾想這樣做,公孫君侯鞍馬出身,性格爽直,對皇上還是很有感情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公孫太僕所為啊。我等既然委質為人臣僕,遭受牽連,雖然冤枉,又有什麼可說呢?
這時樓下小武突然加大了聲音,諸卿都是朝廷骨鯁之臣,或者曾經為漢家長吏,一舉一動都是朝廷的楷模,更當遵奉法紀,為黔首先,怎麼竟然做了群盜,一朝不慎,就白白玷汙了家族清聲呢?臣武雖然出身鄉鄙,卻也懂得忠孝大節,甚不以諸卿所行之事為然。
樓上諸人大驚,這個繡衣使者怎會猜到他們從前的身份?的確,他們原來都是丞相的府吏和舍人,當時江充率領車騎,搜捕公孫賀的第宅時,他們正好在外面辦事,聽到風聲,趕快逃亡,知道免不了會受牽連。他們仗著熟悉官府公文,詐刻符傳逃出函谷關。一路亡命到楚國,碰上楚王招納舍人,才隱瞞身份,躲藏在楚王府邸。就算是楚王,也不知道他們當初的身份,他們自我介紹是三輔遊俠,沒想到在這彭祖樓下,卻被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喝破。
他們正在心驚的時候,樓下又傳來小武的話聲,諸卿為朝廷官吏多年,自當比本府更加曉暢事理。須知人生在世,當以忠孝立身。而聖人之言,孝更在忠上。諸卿既然不願親附朝廷,本也無可厚非。大丈夫各有所志,豈可勉強。但是也不該做劫質這樣人神共憤的事情。要知道這不但背棄公義,而且有辱家聲。將立身之孝都背棄了,哪裡還能以人的稱號立於天地之間?臣武甚不以卿等所做之事為然。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頭可斷,義不可廢。無論如何,做事都該依乎道之所在的。造次必當於是,顛沛亦必當於是啊。
樓上諸人沉默一陣,這些話好象說到他們的心坎裡去了。其實他們都是立身謹嚴的官吏,謀反這樣的事是想也沒想過,不過在丞相府做事,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罷了。現在亡命出逃,隱姓埋名,也是因為不想連累宗族。他們都是世代為吏的良家子,被誣謀反是很讓宗族蒙羞的。
於是他們各各面面相覷,突然如將軍打破了沉默,大聲道,好,使君大人的話甚為有理。禮尚往來,得使君大人良言,下臣也有薄禮相贈。說著他左手握住弓臂,右手搭上箭,挽滿,嗖的一聲,箭如脫韁之馬,直奔正當中那輛衝車而去,啪的一聲,釘在那衝車的旗杆上,發出咯咯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