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燈火通明。
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候,因為皇帝駕臨,要陪太上皇用膳,所以太安宮裡的燈火點的格外多了些,內外警戒也更多。
這太上皇目前所居的太安宮,原名為弘義宮。這是為了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績,由李淵下旨興建的。結果如今父子易位,反倒是他住進了當初給兒子敕建的宮殿,弘義宮這名字,也變成了太安。
父子倆這頓飯,依舊是吃的很尷尬。李世民當然是察言觀色,巧妙地尋找著時間搭訕、敬酒,奈何他老爹不給面子,這就互動不起來了。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爆發,大權落於李世民手中後,李淵也是認了命的。其實那時候他在朝中仍然擁有極大的力量,你要知道,李世民只是發動玄武門之變,幹掉了兩個兄弟,在此之前,他的力量主要在他的天策府,朝中重臣的職位他是插不了手的,那都是李淵的人。
當時以裴寂為首的朝臣、還有宗室和關隴貴族的老班底,全是李淵的,李淵如果不肯屈服,仍有一搏之力,弒父的勇氣,李世民可未必有,而且真就這麼做的話,情況只會更糟。
但李淵這個當爹的能怎麼辦?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難不成為了晦暗難明的未來,再跟這個兒子大幹一場?再說,他年事已高,他一手締造的大唐帝國也是想穩定地傳承下去的,太子已歿,也只剩下這一個最合適的人選了。
本來沒有幾年,也該傳位了,難不成這時候跟自己的親生兒子再火併一場?不過,理智雖然促使他做出了決定,心裡有多麼的不舒坦,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而且,李淵在位時,大封宗室,光王就封了幾十個,李世民上臺三個月,除了幾個有戰功的,其他的諸王就統統降為“縣公”了,李淵心裡肯定不舒服。
後來,李世民又把李淵最親近的裴寂等人趕出了朝廷,李淵就更不開心了。尤其是李世民把裴寂罷黜官職,趕回老家的時候,斥責他根本就不配成為朝廷重臣,告訴他說:太上皇當政時亂象頻頻,全是你的責任。我不處理你,只罷了你的官讓你回去養老,已經很寬容了。
這話裡話外,分明是說太上皇昏庸,錯用庸碌之人。這話傳到李淵耳朵裡,他能怎麼想?從那時起,李淵賭氣,和兒子來往就更少了。
好在兩年前大唐與多年的死敵突厥大戰獲勝,連頡利可汗都被俘虜,送到了長安當寓公。李淵當年起兵之初,可是被迫向突厥稱過臣的,這在他心裡也是奇恥大辱,如今兒子為他找回了臉面,李淵開心的不得了,父子關係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