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玉米一直給人的感覺便是小白兔,有些子懦弱,畏首畏尾,十足無害,絕對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威脅。但仔細想想看,這年頭的家妓出身都不單純,不是槍來的戰俘、窮苦百姓,便是出身官妓的妓子,無論是哪一種,絕對都是見識過人情冷暖之人,哪裡能猶如玉米這般無害?
因此楊兼多留了一個心眼兒,不過最後發現玉米不對的人,還是三弟楊瓚。別看楊瓚理膳粗枝大葉,但平日裡是個極為精細之人,楊瓚發現玉米的很多習性不像是京兆人士,反而有一些隴右的習慣。
後來楊兼讓三弟楊瓚畫了一幅玉米的畫像,令二弟楊整去多方打聽查探,果然還是有人認識玉米的,一眼便認出來,此人可不是甚麼太府家妓,而是隴右大總管、食邑一萬戶的蜀國公府幼郎主!
楊兼晃了晃腰扇,說:“說到底,你的戲……太過了點兒。”
玉米,不,尉遲佑耆眯了眯眼睛,與楊兼對視,沒想到自己這麼早便露出了底細,而楊兼一直默不作聲,現在想起來,那時候自己去見人主,怕是楊兼已經發現了……
不知為何,尉遲佑耆突然有些子不敢與楊兼對視,畢竟他潛伏在隋國公府的這些日子裡,楊兼待他還是極好的,完全沒有苛對,為人也十足親和。
楊兼正在和尉遲佑耆認親敘舊,便聽到梁國公侯莫陳崇怒吼:“隋國公世子,人主面前,你帶這麼多人衝突獵場,是要造反麼!?”
楊兼不為所懼,笑了笑,很親和的說:“梁國公此言差矣,這些流民,還是您家的少郎主帶進獵場的,要是造反,也是他造反。”
“你……”
梁國公的話還未說完,小皇帝宇文邕已經從地上爬起來,臉色鎮定了很多,然他終歸還是個半大的孩子,面色略微僵硬,極力鎮定自己,平復嗓音,讓聲音聽起來平穩中肯,開口說:“隋國公世子,大冢宰宇文護作亂,你若是能夠助寡人平定叛亂,便是天大的功勞!”
別看小皇帝宇文邕只有十六歲,倘或放在現代,剛剛升上高中,但是心底裡成算多得是,立刻理清了眼下的情勢。自己只有五十禁衛精銳,宇文護也只有五十精銳,雖都是精銳,但絕對抵不過二百流民之眾,換句話就是說,誰要是能拉攏了這二百流民,誰便掌握了絕對的壓倒式勝算。
小皇帝宇文邕算計的很快,但宇文護乃是數朝元老,說句老話兒,宇文護食得鹽比宇文邕多得多,立刻對楊兼說:“侄兒,我與你阿爺同朝為官,當年與你阿爺更是同上沙場,同生共死,我為這個朝廷付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