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回說到賈璉,王熙鳳,趙嬤嬤三人議事,寫的是北京的崇禎朝廷滅亡以後,身在南方的福王,馬士英,史可法等人商議建立新朝廷的事。
這裡的接元妃也就是接大明,將大明江山從北京接回南京。
趙嬤嬤道:“阿彌陀佛!原來如此。這樣說,咱們家也要預備接咱們大小姐了?”
【庚辰側批:文忠公之嬤。】
賈璉道:“這何用說呢!不然,這會子忙的是什麼?”
【甲戌側批:一段閒談中補明多少文章。真是費長房壺中天地也。】
這裡有個典故,大概說的都是漢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帶鬧瘟疫,死了許多人,無法醫治。
有一天,一個神奇的老人來到這裡,他在一條巷子裡開了一個小小藥店,門前掛了一個藥葫蘆,裡面盛了藥丸,專治這種瘟疫。
這位“壺翁”身懷絕技,樂善好施,凡是有人來求醫,老人就從藥葫蘆裡摸出一粒藥丸,讓患者用溫開水沖服。
就這樣,喝了這位“壺翁”藥的人,一個一個都好了起來。
時有汝南人費長房,見此老翁在人散後便跳入壺中,他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就帶了酒菜前去拜訪,老翁便邀他同入壺中。
費長房從此隨其學道,壺翁盡授其“懸壺濟世”之術。
這裡用這個典故,就是將《紅樓夢》這本書比喻成費長房的葫蘆,讀者看到的是一個葫蘆,但是當你進入到葫蘆裡面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葫蘆裡面另有一番天地。
鳳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見個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歲年紀,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沒見世面了。
【甲戌側批:忽接入此句,不知何意,似屬無謂。】
說起當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書還熱鬧,【庚辰側批:既知舜巡而又說熱鬧,此婦人女子口頭也。】
這裡的太祖,自然指朱元璋,舜巡指舜帝南巡,司馬遷《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南巡經過的地方有蒲坂,經安邑(山西夏縣)南行過黃河,過鳴條(河南封丘東),過宛(今南陽),渡淮河、漢江南行,再經夷陵(今武漢)過江入巴陵(今湖南嶽陽),沿湘江南下,至南嶽衡山(今湖南衡陽)。之後,再南行至零陵(今廣西全州)。
這條路線與明末南撤的路線類似,而明初並沒有與這種類似的情況,所以一定是指向了南明的撤退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