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五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第1/5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出生於印度蒂魯吉拉伯利,物理學家,爵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宗座科學院院士,生前是拉曼研究所教授。獲獎理由是他研究光散射並且發現了拉曼效應。拉曼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亞洲科學家。拉曼是印裔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的叔叔,後者因為於早年發現與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有關的錢德拉塞卡極限,獲得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一、人物生平
1888年11月7日,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出生於印度蒂魯吉拉伯利(Tiruchirappalli),是印度泰米爾婆羅門教徒,一個地主世家,父親是數學和物理教師,對拉曼熱愛科學、喜歡音樂影響很大。母親是一位堅強的女性,使得拉曼養成了自信和自立的個性。在幼年時,拉曼搬到安德拉邦的Vizag城。在聖?Aloysius英印高中讀書。
拉曼從小聰明過人,在一所印度語學校接受初等教育,由於成績優異,14歲時就被推薦到馬德拉斯學院上學。院方不相信年幼的拉曼已具備入學水平,安排他與成績較差的考生一起復試,結果成績仍然名列前茅,獲准進入大學學習。
1902年,進入欽奈學院讀書。1904年,獲得了學士學位並奪得了物理學的第一名和金牌。1907年,獲得了碩士學位併成為最高優的那一名。後來他加入了印度財務部擔任助理總會計師。由於當時印度尚未設定博士學位,碩士頭銜就是他能夠獲得的最高學位了。由於生病,他錯過了去英國作博士論文的機會。獨立前的印度,如果沒有取得英國的博士學位,就沒有資格在科學文化界任職。但會計行業是唯一的例外。不需要先到英國受訓。於是他投考印度總督府財政部,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用為公務員。在那段日子裡,他利用業餘時間到印度科學教育協會的實驗室進行實驗。
1917年,擔任加爾各答大學物理學教授,研究光在各種物質中的散射。
192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29年,封爵(Sir)。
193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3年,遷往班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科學研究所,擔任物理學部主任。1934年,創辦印度國家科學院(Indian 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