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以後要走的路還很漫長,要面對的困難還依然很多很多,要讓這個家發生根本的改變,依然要付出很多。
石紅波家共有10餘畝責任田,因趙福蘭懷有身孕,農田裡遠一點、重一點的農活,由丈夫石紅波大包大攬。而離家近一點、輕一點的農活,則由趙福蘭挺個大肚子湊合著做一下,確實做不了的還是得由丈夫石紅波做。
趙福蘭的婆婆雖然視力不好,但幹起農活來卻是行家裡手。出於讓婆婆活動活動筋骨避免待在家裡胡思亂想再生出病的考慮,同時也出於向婆婆學習種田技能的考慮,只要天氣好一點,趙福蘭就會請婆婆與她一起到離家較近的責任田裡,幹一些她們婆媳二人力所能及的農活。
趙福蘭的婆婆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十分爭強好勝的人,幹什麼事不僅要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幹好,而且還要儘可能把要乾的事幹出名堂來。有時候不小心把事情幹壞了,心裡要難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她患上了白內障,因擔心治療會花去大量的錢財,故而採取了“拖”的方式。這樣不僅沒把眼疾“拖”好,反而還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導致一隻眼失明,另一隻眼也只有十分微弱的視力。再加上家裡的這些人病的病、瘋的瘋,既操心又勞力,她的身體也每況愈下。眼看著自家田地裡的雜草比別人家田地裡的莊稼長得還要高,她也只能乾著急。就這樣,曾經的種田能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可奈何地將自己家裡的責任田一年不如一年地將就著種了下來,遇到年景差的時候都很難把種子錢收回來。
趙福蘭深知這幾年家裡的10多畝責任田是婆婆的傷心事之一,因此在與婆婆一起幹農活的時候,她儘量避開這些話題,以免引得婆婆傷心難過。
在趙福蘭居住的村子裡,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農事諺語,叫作“春爭日,夏爭時”。
無論是春爭一日還是夏爭一時,這句農事諺語就是提醒大家,千萬別誤了農時。
立春過後,氣溫一天天升高,鄰居家裡正不失時機地加大對大田作物如小麥和油菜田的管理,該施肥的施肥,該防蟲治病的防蟲治病;同時也忙著收拾自家房前屋後的小菜園,該深翻保墒的深翻保墒,該安苗落種的安苗落種,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
趙福蘭見鄉親們起早貪黑地翻田挖地、安苗落種,心裡很著急,擔心自己房前屋後的菜園錯過了季節,全家人又得繼續過著吃鹹菜拌飯的日子。她曾想過直接向婆婆提出把菜園種起來,又擔心婆婆說大家身體不好,幹不了農活,於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