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漢華章(37) (第2/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下的命令他們是必須要執行的,都有人記著呢。但平日裡頭的除除草、捉捉蟲還是可以的。
能挽回一份是一份吧。
然而這些情況都沒有發生。
昨天還看到生了蟲,今天想要去抓的時候就沒有了,昨天還看到土裡冒了草,今天想要去拔就發現它已經氣息奄奄得浮在水面上了。
開始大家都以為旁人幹了活,閒聊時候才發現誰都沒做過。
那是誰?
難不成是管事的?一想到那個極其嚴肅的管事是那種在大家散工之後會去捉蟲除草的設定,大家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真相的揭曉來的猝不及防。
是魚。
在他們伺候田地時候膽小躲在一旁的魚苗。
為了防止水體富營養化以至於生藻,雖然在稻田生態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夏安然命人投餵了魚糧,但這些魚長時間飢一頓飽一頓,那可不得掘地三尺得找吃食嘛。
土裡遺漏的草籽、蟲卵很快進了它們的肚子,就算有雜草趁夜在魚休息時候發了芽,那也扛不住一遍兩遍得耙啊。
紮根不深的雜草輕易就被魚尾巴給從泥地裡頭掘了出來,只能無助得飄在水裡頭,日頭一曬很快就蔫了。
這麼個尋食法子,別說長在水裡的蟲了,連偶爾路過飲水的小飛蟲都能被這群餓魚給一口吞。
魚尾巴能夠掘動雜草,卻動不了已經回青了的健康秧苗,它們只能不甘不願得當水稻田的護衛者,順帶還要為水稻施肥。
這可真是顛覆了農人們的理解能力。
還真是活生生的想要馬兒跑,卻不給馬兒吃飽草,是黑心資本家無疑了。
夏安然耳力多好啊,他早就聽到這些人在議論什麼啦!小國王站在田頭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從他豎著耳朵不停捕捉聲音的動作就能看出這可把他給得意壞了。
雖然有拾人牙慧之嫌,但是他也是很努力得回憶投放量和投食量的,一開始也沒少擔驚受怕,就怕這些個野性未消的魚苗把稻子給挖出來,這時節要再補種肯定要影響到產量。
還好結果很美好。
其實也不是一直都不讓它們吃飽的。
夏安然認真地在心中反駁,等稻子開花的時候這些魚就能吃個飽了。
長期飢餓的稻田魚在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吃飽喝足,積蓄完肥膘全身金黃準備入冬的時候……就是最好吃的時候啦!
正所謂優勝劣汰,剩的吃掉,他這樣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