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漢華章(42) (第2/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在場眾人中能感覺到小國王是想要預防物價飛漲,但是漲價僅僅靠著國家不允許漲價是沒用的。這樣粗暴的手段只會使得商人不樂意去做這些生意,甚至於在最後因為大家都不賣這種產品以至於紛紛尋求代購和走私,反而使得其價格飛漲。
正當有人要開口的時候,夏安然又丟出了第二個議題。
建平倉。
平倉的作用說白了就是用國家用透過收購和出售糧食的方式對糧價進行宏觀調控。
在市場糧價低賤的時候,國家購糧入倉,市場上流動的糧食少了,糧價自然會上漲。
在市場糧價上漲過於迅速或者遇到了災年時,國家開倉放糧,糧多價格自然降低。
其目的不僅僅是控制糧價,還有就是讓國家的糧倉除了儲存作用之外起到作用。
免得真的如同文景時期那「糧食因為太多都爛了」的情況。
就和錢流動起來才是錢一樣的道理,糧食流動起來才是糧,放陳了那除了炫富以外毫無意義。
如果中山國糧食連年都能豐收,他就拿舊糧出去到外地賣,然後可以從外地購入中山國較為缺乏又必不可少的貨物——譬如鹽。
北方人可稀罕稻穀了,中山國又是北方少數的水稻產區,有天然優勢。水稻只要不脫殼,放個三四年都沒問題,這時代可沒人糾結新米舊米的問題。
糧價穩了,物價也就穩了,即便到時候一個沒控制好大量銅幣流入市場引起通貨膨脹,也能有挽回的機會。
“首先要確保百姓願意種糧、能種糧、種了還能吃得起糧。”小國王的話遠遠落在了睡了一覺起來肚子有些餓的劉彘耳中,小孩揉了揉眼睛,順著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
他的兄長正對著中山國的眾位臣子說:“本王想了好幾日這個問題。農為立國之基,安民之本,商業卻是血液,血液流過的地方,身體才是軟的,血液不通之處,便毫無活力。”
“一味壓制商人,不如扶起農人。”
“這一條路,前無古人,後有無來者暫且也不可知。但本王想試著走一走。”
劉彘悄悄探出頭,就看到年少的國王對著他的臣子柔聲說道:“諸君,可願陪著本王試上一試?以吾等實踐之舉,驗一番道理。”
“便以六年為期。”
“……喏。”
六年後,便是漢景帝在歷上開始削減王職權之時,小國王露出了一抹帶著些小狡猾的笑。
==
農曆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