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至日後,年關漸近。本應是辭舊迎新,喜氣洋洋的時段,京城裡的氣氛卻因為皇帝的一道旨意而陡然緊張了起來。
“濱州侵地案,令靖王蕭景琰主審,三司協助。查明立判,不得殉私,欽此。”
從宣旨太監手裡正式接過明黃綢旨的第二天,蕭景琰就宣佈了協審的三司官員名單,本已震動的朝野立時又多震了一下。
如果說靖王主審使得慶國公在此案中脫罪的可能性變得十分緲茫的話,那這份協審官員的名單,更是徹底將他打入地獄。
雖然朝中官員有的騎牆、有的偏向、有的首鼠兩端,但能躋身於廟堂之上多少也有幾分聰明,被靖王選中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主兒,大家也知道個七八分。
慶國公此番在劫難逃,幾乎立即成為朝中共識。不僅親朋故舊無一敢施以援手,甚至連公認他最大的靠山——譽王蕭景桓也表現出奇怪的態度。
刑部是譽王的地盤,靖王審案的主要地點就在這裡,本來大家都以為他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制肘,沒想到譽王卻配合得令人驚異,要人要物,都是一句話的事兒,從不打半點麻煩,若有人無意中怠慢了一絲半縷,還會受到嚴厲的訓斥。
本已岌岌可危的慶國公棄子之勢至此已定,唯一的懸念只剩下他最終會否被皇帝恩赦饒了性命,一品軍侯的榮華富貴肯定是沒有了。
侵地案開審近十天後,還尚未結案,各地已陸續聽聞了風聲。相似性質的案件呈卷從四面八方飛向京城,有過兼併行為的豪門也開始悄悄向耕農退地補償,時不時也會發生一些脅迫封口的事件。靖王在處理這些繼發事件時展示了他不為人知的行事風格,沉穩中有果決,堅守中有靈活,與協審眾官員的配合也兩相愉快。一樁原本可能引發亂局的大案因為皇帝支援,譽王配合,幫手能幹,被靖王辦得甚是乾淨,贏得眾人交口稱讚。
不到一個月,案件已基本審結,慶國公及其親朋主犯共十七人,被判絞侯監,家產悉數被抄沒,男丁發配,女眷沒官。
立押封卷後,靖王帶著同審官員,一起入宮見駕,回覆旨意。
梁帝很快將他們召進了鹹安殿。邁入殿門後,靖王才發現譽王已在駕前,而且好象並不是才進來的。
“琰兒,你的差使辦完了。”梁帝漫聲問了一句。
“兒臣遵從父皇旨意,已審結慶國公涉嫌夥同親族侵產耕家田產,並殺人害命一案。案卷在此,請父皇查閱。”
梁王接過太監轉呈上來的卷宗,從頭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