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似道冷冷道:“事情總在人為,只是吾大宋又有幾人能做事?祥甫,你覺得陳慶之能做事嗎?”
李庭芝淡淡一笑,道:“陳德興是有勇有謀的,昨日保障河畔力克北虜千騎就是明證。只是……為人操切了一些,還有些不通人情。”
這話不是無的放矢的,在陳德興今晨上報戰功的時候,已經將六百多顆首級和四十八匹戰馬的功勞分配好了……包括陳德興本人在內,一共有一百八十八位參戰軍將名下有斬首的功勞。其中包括一百四十一名有家眷需要照顧的重傷員或戰歿軍將,蒙古漢軍的二百多顆斬首大多歸了他們。而餘下的四十七人中,有二十一人的斬獲頗多,夠的上弄個官身了。
也就是說,陳德興要把昨日的斬獲掠獲的功勞全部分給跟隨他作戰的軍將,這擺明了是要拉起屬於自己的隊伍。
當然,在軍中拉幫結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現在不是天下承平的北宋,可以讓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了。為將這拉攏一般廝殺漢共進退也沒有什麼了不得,而且陳德興的官小職卑,區區一個承信郎而已,就是扣他一頂圖謀不軌的帽子也沒有人會相信的。
但是,要一口吞下諾大的功勞,這吃相實在難看了些。
賈似道輕輕哼了一聲:“六百多顆首級外加四十八匹戰馬……他也真敢下嘴,就不怕給噎死?”
賈似道的話,自然是對陳德興自說自話分配軍功不滿……武人貪功他是可以理解的,陳德興要拉隊伍收人心他也不反對。賈似道並不是那種看見武人抓兵權就以為是要謀不軌的書呆子。但是他對於陳德興現在這種急吼吼的吃相卻是無法理解的。
陳德興不過20歲的年紀,已經是個承信了,現在又立下如此的大功,官家怎麼都能賞他個橫行的。這可是20歲的橫行官啊,還能文能武,有勇有謀,又遇上如今的兵革亂世,將來還怕沒有一個承宣使(正任官)嗎?如果運氣好的話,20年內做到太尉也是可能的。不過40歲的太尉,和昔日的嶽武穆也差不多了,再要快的話……就不怕重演一次風波亭麼?
一旁的廖瑩中這時低聲建議道:“相公,不如由下官再去勸勸陳德興,好歹分一半功勞出來。這樣兩淮將門那裡也好說話……”
當然不是陳德興和他們好說話,而是賈似道好安撫這些驕兵悍將。陳德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賈似道同樣要安撫自己麾下的將門。
賈似道的臉色,此時也漸漸的沉了下來,只是拈著自己保養的頗好的鬍鬚,沉聲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