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田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此同時,“星際方舟”的建造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在太空中,數以千計的工程機器人正在忙碌地工作,將一塊塊預製好的艦體模組組裝起來。龐大的艦體逐漸成型,如同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鋼鐵巨獸。
經過多年的努力,“星際方舟”終於完成了建造和測試。它靜靜地停泊在近地軌道上,等待著它的處女航。
歐陽站在“星際方舟”的指揮中心,看著窗外璀璨的星空,心中充滿了感慨。他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人類文明的星際之旅,才剛剛起步。
“各位,”歐陽轉身面向團隊成員,“我們即將開啟人類文明的新紀元……”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充滿期待的臉龐,“關於星際方舟的核心區域……”
“星際方舟的核心區域,”歐陽指向身後巨型螢幕上顯示的全息投影,“將集中在中央的‘創世紀’區域。這裡將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種子庫、基因庫,以及一座微型城市。周圍環繞的是能源區,我們最新的反物質反應堆就位於此處,它將為方舟提供幾乎無限的能源。”
歐陽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敲擊著在場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心房。“外圍則是生活區、科研區以及生態區,我們模擬了地球環境,力求為船員們提供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話音剛落,會議室便充滿了熱烈的討論聲。
“教授,生態迴圈系統的穩定性如何保證?長時間的星際航行中,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被放大,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一位生態學家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沒錯,”另一位工程師補充道,“還有推進系統,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推進力才能實現星際間的快速航行。”
歐陽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考慮到了。生態迴圈系統我們採用多層級的自我調節機制,並配備了完善的預警和應急方案。至於推進系統……”歐陽嘴角泛起一絲自信的笑容,“我們正在研發一種基於空間摺疊技術的全新推進系統,理論上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驚呼,空間摺疊技術一直被認為是科幻中的概念,沒想到歐陽團隊竟然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
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科研團隊進入了爭分奪秒的研發狀態。歐陽帶領著能源組不斷最佳化反物質反應堆的設計,力求將其體積壓縮到最小,同時將能量輸出效率提升到極限。推進組則在反覆驗證空間摺疊技術的理論模型,並嘗試進行小規模的實驗。
本小章還未完,